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1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48篇
航空   269篇
航天技术   572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8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91.
<正>据报道,欧洲哨兵(Sentinel)系列首颗卫星Sentinel-1A已由联盟号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发射升空。Sentinel系列是ESA针对哥白尼(Copernicus)全球对地观测项目专门研制的一系列卫星,总造价达17亿欧元,包括5个卫星,Sentinel-1是雷达成像卫星,Sentinel-2、3分别为陆地和海洋监测卫星,Sentinel-4、5将分别搭载在MTG-S卫星和第二代MetOP-B卫星上,用  相似文献   
192.
“高分一号”卫星遥感成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一号”(GF-1)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首发星。为保证广大用户更好地应用该卫星数据,文章从卫星轨道特性、观测与接收、成像几何特性、时间特性等方面,论述了该卫星的区域连片覆盖、谱段时相对齐和辅助数据应用的结果。给出了 GF-1卫星构像方程所需要成像时刻、GPS 定位、星敏定姿数据的插值实例,基于卫星设计角度阐述了面向应用的 GF-1卫星遥感成像及处理特性。  相似文献   
193.
樊晓利 《航天员》2014,(1):26-28
“黑色720秒”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彩虹的美在于它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在于它接近完美的弧度。嫦娥三号的美在于它能够在完美弧度的引领下,从远到近,与月宫真情相拥。嫦娥三号与月宫光鲜亮丽的“初吻”背后,写满了无数鲜为人知的辛苦。在月球表面成功软着陆是“嫦娥三号”此行的重中之重,虽然着陆点选在了较为平坦的虹湾地区,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但是最终会落在何处?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94.
<正>中国首辆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自2013年9月25日开始,共收到作品193087件。最后,在位列前三的玉兔号、探索号、揽月号中,得票649956张的玉兔号成功获得第一名,最终嫦娥三号的月球车以"玉兔"号命名。如今,这只名叫"玉兔"的月球车终于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它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  相似文献   
195.
王敏  五轩 《太空探索》2014,(1):12-13
<正>嫦娥三号探测器,是我国第一个"有腿"的航天器,也是中国人首次用来尝试地外天体软着陆的航天器。"三姑娘"长什么样,与此前的嫦娥一号、二号相比有什么特点,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记者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有关专家。构型设计——四腿六轮据介绍,"三姑娘"有四条腿六个轮子,是着陆器和"玉兔"巡视器(俗称"月球车")的组合体。与嫦娥一号、  相似文献   
196.
武轩 《太空探索》2014,(1):10-11
<正>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零窗口"发射升空;1时49分,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其实,这只是奔月之旅第一步。从升空到在月球表面虹湾区软着陆,嫦娥三号要经历约13天的旅程,而到最终"玉兔"号月球车释放还得经过三个重要环节:地月转移段的轨道修正、精准制动进入环月轨道和环月轨道的动力下降。环节一:轨道修正在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三号依靠此前的动力沿着轨道高速飞行,需在地面的指令下进行中途轨道修正,以消除轨道偏差。嫦娥三号原计划进行3次轨道修正,分别是  相似文献   
197.
<正>2013年12月1日19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场。群山环抱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静静地伫立在二号发射塔架旁。它托举着的就是万众瞩目的主角——嫦娥三号。6个小时后,承载着中国探月新梦想的嫦娥三号就将怀抱"玉兔"从这里启程,奔向38万千米之外的"月宫"。低温燃料加注:火箭发射倒计时发射场区,几名身穿蓝色静电服、手戴棉质手套的工作人员在二号塔架开始为第三级火箭添加"动力"——液氢和液氧。这标志着火箭发射已进入倒计时。一旦开始加注低温推进剂,发射就进入不可逆状态。火箭上端,雾气缭绕。尽管燃料贮箱进行了严格的保温设计,火箭周围的空气还是迅速地被冷凝成水汽。为了防止结冰,要不停地用氮气吹除,直至发射前的最后几秒。发射塔架500米外燃烧池内,大火熊熊燃烧——液氢液氧是易燃、易爆的气体。  相似文献   
198.
郑磊  苏彦  朴廷彝  李斌  李春来 《宇航学报》2011,32(1):136-141
为了提高现有单频干扰下BPSK接收性能恶化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本文引入干扰信号相位作为随机变量,得出了新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首次准确量化了单频干扰下BPSK接收性能的恶化程度,普遍适用于BPSK调制体制下的卫星通信系统。给出了MATLAB数值仿真和现场实测结果。将其应用到探月工程嫦娥一号(CE-1)任务中,对CE-1通信系统受日本SELENE月球探测器信号干扰进行了准确的定量分析,为地面接收站的抗干扰设计以及中日双方探测器频率协调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9.
郑为民  马茂莉  王文彬 《宇航学报》2013,34(11):1462-1467
针对深空探测器的单程多普勒测量需求,研究了被动式高精度多普勒测量方法及其实现技术。该方法基于探测器测控信标残留载波等点频信号和VLBI测站高精度氢原子钟频标,构造出与实际接收信号频率接近的参考信号;再通过本地相关处理,完成高精度开环多普勒测量。其特色在于完全不需要精确的先验轨道模型。所开发的专用被动式多普勒测量设备,在国内第一次成功用于欧空局环火星探测器“MEX”的多普勒测定轨试验。探测器X频段信号5s积分的单程多普勒测量精度达到 0.2mm/s ,与欧空局测量水平相当。采用该多普勒测量数据的MEX定轨结果与欧空局精密轨道在数百米至千米量级一致。  相似文献   
200.
文章依据"资源三号"卫星三线阵相机在轨工作环境特点,简要分析了三线阵相机热控设计的难点,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分析并总结了相机的在轨温度场,以相机在轨温度数据验证相机热控设计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相机在轨温度稳定,所有温度均能满足指标要求,证明相机热控设计合理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