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63篇
航空   46篇
航天技术   452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2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51.
小型、快速SMA空间解锁机构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晓军  于海  张可  赵坚城 《宇航学报》2008,29(3):1042-1046
航天器上需要解锁机构完成结构的分离任务,目前广泛采用的火工品螺栓存在安全和冲击等问题,因此其应用在某些场合受到限制。以太阳板二次展开的解锁为例,本文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记忆特性发展了小型、快速SMA空间解锁机构;选用Liang\|Rogers本构模型,对解锁机构的核心部分-驱动器进行了设计;完成了解锁机构的样机研制和调试,进行了地面展开试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28V星载电源,研制的SMA空间解锁机构在0.1s内实现了解锁分离。新型SMA解锁机构安装体积小,解锁速度快,能够满足多个解锁机构同时使用的同步性要求,有很大的工程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2.
全玻璃真空管型太阳热水器内流场的CFD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玻璃真空管型太阳热水器是技术相对成熟、应用最广的太阳能利用方式.通过对全玻璃真空管型太阳热水器内流场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研究了器内的对流换热过程,分析了真空管截面的流体流动速度分布,考察了真空管不同位置处的流体循环速度及箱体内水温对循环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体温度的升高,器内出现随机的湍动涡流;涡流的存在将造成管内冷热流体的混和,对换热过程不利;在真空管内安置引流挡板将抑制流体的湍动,确保有序的热对流流动,提高对流换热效率.研究结果有助于剖析热水器内对流换热的机理,对技术革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3.
介绍了第 2 0 0 9卡林顿周大黑子群AR484,AR486和AR488产生的太阳活动以及这些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的影响。依据对太阳活动的统计研究 ,简要分析了三个大黑子群活动的差异。分析结果指出 ,关注某一时期太阳活动的活动经度带以及太阳活动在某一半球的主次是解决太阳活动短期预报非常重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4.
基于三维不可压缩电阻性MHD方程,在长柱形位型下,数值研究了电阻撕裂模不稳定性所引起的磁场重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撕裂模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和耦合,将产生许多模式的强裂解稳和导致快速的磁场重联。这一过程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具有螺旋形结构,不同模式的磁岛磁力线重叠,从而引起较大区域内的磁场各态经历和磁力线随机走向,形成撕裂模端动。  相似文献   
155.
介绍了1982年12月30日太阳视面上S10W20处伴随耀斑产生的日浪形态,并给出其速度场随时间演变的特征.光谱观测结果表明,日浪上升过程中有旋转运动,速度为20—30km/s,旋转速度随时间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6.
质子耀斑活动区的再现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质子耀斑活动区再现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日面上存在着经度方向漂移式的“活火山”,即质子活动复活体,“活火山”定期地复活,并爆发质子耀斑。其复活长周期为8-11.6年,与活动周11年周期基本一致;短周期为1.26年,与活动周峰年时间宽度一致。在22周峰年中,日面南北半球上各有一个强质子活动复活体,它们爆发值流量≥100pfu和≥1000pfu的质子耀斑各占周期同类耀斑总数的70.7%和83.3%。  相似文献   
157.
LANDSAT-7卫星的主要有效载荷——改进型主题测绘仪(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ETM 是在landsat-4和Landsat-5卫星的主要有效载荷主题测绘仪(Thematic Map-per)的基础上改进的。ETM 相对TM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它增加了1个金色谱段和2个增益区域,增加了太阳定标器,并提高了红外谱段的分辨率,文章简要介绍ETM 的性能和主要组件。  相似文献   
158.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6,15(4):13-13
2006年9月23日,由英国、美国和日本联合研制的太阳-B(Solar—B)探测器在日本南部鹿儿岛升空,计划在未来3年内对太阳耀斑进行研究,探索太阳系中释放能量最大的爆炸,预测它们何时发生以及为何发生。探测器重约900kg,长4m,宽1.6m,两个太阳能电池翼在太空展开后总长达10m,将在距地球600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探测器上3台设备(太阳光学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和超紫外线成像光谱仪)将测量太阳大气圈的不同层圈。  相似文献   
159.
为在倾角偏置条件下保持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地面轨迹,在考虑地球扁率摄动、大气阻力摄动和太阳引力谐振等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卫星地面轨迹允许漂移范围的基础上,采用主动超调与被动控制结合的策略,提出了一种初始半长轴偏置后的卫星地面轨迹保持方法。分析了半长轴和倾角摄动变化率,以及初始半长轴和倾角偏置量对地面轨迹漂移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法可基本满足设计阶段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0.
刘阳 《航天器工程》1997,6(4):26-45
提出了一种星载电源智能化综合控制系统,并讨论了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等。首先介绍了一种采用模糊自寻优智能控制原理,并具有参数自调整功能的太阳阵峰值功率跟踪系统,然后讨论总结了各种太阳帆板对日定向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某小卫星的轨道参数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种极值跟踪的把输入输出功率调节合为一体来控制管理的星载电源智能化综合控制系统方案。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太阳帆板、蓄电池组和一个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用星载计算机软件实现,可根据星上负载状况和蓄电池充电情况,以峰值功率跟踪系统为执行机构,配合智能化双轴太阳帆板跟踪系统,灵活地配置输出功率。采用的原理是以调节峰值功率跟踪系统的执行机构——脉宽调制开关调节器的占空比工作在规定范围内作为前提,计算太阳帆板在快变轴的方向上应转过的动态跟踪角度并带动伺服电机执行,同时由太阳敏感器监视跟踪状态。其中,讨论了其带来的优点和缺点,给出了具体实现的智能控制器方案和设计智能控制器采用的软件流程。总结了智能化综合电源控制系统的意义和适用范围。比较了它与其它电源控制系统在各方面的优劣。最后,对上述智能化综合控制方案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