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177篇
航空   619篇
航天技术   522篇
综合类   160篇
航天   4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支板簇引射发动机是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方案的一种基础动力,是为满足低费用高性能要求而提出的组合推进系统。它将火箭推进和吸气式推进的优势融为一体,是一种适用于21世纪的新型具有自起飞能力的高超声速动力装置。本文就其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其基本研究思路,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
本文利用摄动法和广义傅氏级数法分析了在中面载荷作用下正交各向异性矩形板后屈曲行为,对几种典型的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矩形板后屈曲行为给出了结果,可供工程设计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航天器太阳阵等大型附件柔性多体系充物理模型和结构有限元单元模型,利用二体撞击动力学模型阐述了撞击处理的撞击-释放条件,并给出了多体撞击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4.
本文给出了用于ZN3火箭姿态测量太阳角计的原理和测量结果,讨论了背景抑制和标定方法,分析了误差来源。该仪器采用选取适当探测波段和比值测量方法较好地消除了地外太阳辐照和大气消光的影响,也有效地抑制了背景辐射的干扰,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实测结果表明,火箭姿态角测量的均方根误差约为0.7°。这一方法适用于各种自旋稳定飞行器的姿态测量。  相似文献   
25.
国外星载微波辐射计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星载微波遥感已发展成为对地侦察和观测大气与地球表面的重要手段。它不依赖于太阳作为照射源,在白天和黑夜都可以工作;具有穿透云层和在一定程度上穿透雨区的能力。不受天气的影响。因此微波遥感可以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与其它遥感手段相比.微波遥感除了具有上述的穿透云层和雨区的能力之外.甚至还能穿透一定深度的地表或植被,从而可以获取被植被覆盖的地面信息以及地表下一定深度目标的信息。  相似文献   
26.
卫星抗辐射加固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FY-1C卫星运行轨道空间辐射环境,介绍了整星、单机、器件抗辐射要求。卫星研制过程中,对各单抗和系统在技术设计、元器件设计、软件编制等的抗辐射加固设计要求。特别对有CPU和存储器的单粒子翻转效应(SEU)和闩锁效应(SEL)试验。仪器和系统的软件均用故障注入的方法完成了抗SEU的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27.
28.
针对航天器上太阳帆板这种悬臂外伸薄板结构的挠性附件 ,存在环境扰动下所引起的振动 ,本文采用压电智能结构作为执行器对悬臂板进行主动振动控制。基于板系统的特征建模 ,并结合自适应控制对挠性板的主动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研究结果与应变律反馈控制比较 ,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
随振动量级增加卫星结构频率下移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卫星振动频率随量级增加而出现下降,即振动频率“漂移”的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随振动量级的增加。结构的非线性表现突出。结构的刚度下降和阻尼增加,可认为主要是由蜂窝材料的非线性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30.
本文分析了1989年3月一系列大耀斑等离子体抛射引起的宇宙线强度变化的特征.除对中子成分分析外,还对μ介子成分及其各向异性特征作了分析,讨论了宇宙线强度变化与太阳耀斑特性和地磁扰动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宇宙线的Forbush下降不仅与太阳耀斑的级别、持续时间,以及在日面上的位置有关,而且还与光学耀斑是否伴有强的X射线暴、是否有强的射电爆发,以及是否引起强的地磁暴紧密有关.各向异性分析表明,3月大事件的各向异性明显小于宁静时的各向异性,这可能是因为受到太阳活动强烈调制之后,宇宙线各向异性趋于减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