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2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162篇
航空   515篇
航天技术   2047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256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482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同步轨道遥感器热设计和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遥感器在同步轨道环境温度场分析中热传导与热辐射的综合处理问题,热传导模型温度计算采用控制容积方法建立有限差分方程;热辐射模型采用奥本海姆方法计算设备表面单元之间辐射换热;根据是否被遮挡,辐射换热中表面单元角系数的计算分别采用积分和数值方法。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温度场分析能够有效解决热传导模型与热辐射模型的耦合,求解精度较高,遥感器设备部件稳态分析温度分布和在轨瞬态分析温度曲线变化清楚,可作为进一步精密热控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目前航天器近距编队长期飞行中存在的HCW模型精确度不够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平均轨道根数线性微分漂移率预测J_2摄动下航天器近距编队相对运动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航天器近距编队轨道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解析模型计算得到的相对运动轨道和不考虑J_2摄动影响的相对运动轨道相比,解析模型运算时间很短,精度提高约50%(10个轨道周期之后),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快速性,适合在线运行,同时给出了解析模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94.
空间战略对抗中的太空防御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介绍了美国太空防御的发展动态,分析了太空防御的技术特点。对太空防御技术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95.
航天员衣橱     
航天员在太空穿什么衣服,这是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我们通常借助媒体看到的航天员大都是穿着一整套的航天服。其实,航天服并不是直接贴在航天员身上而与航天员身体亲密接触,除了大家直接能从照片上看到的航天员所穿的航天服以外,还有更多的航天服装,由这些服装共同组成的“航天员衣橱”也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996.
北京时间2009年5月12日,NASA派出STS-125任务组,实施哈勃空间望远镜第5次。也是最后一次大型“手术”。“手术”后的“哈勃”,功能比刚刚升空时强大90倍,人们不再为其2014年退役前的健康状况担忧。“哈勃”的“继任者”预计2013年送入运行轨道,而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台空间望远镜——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则计划于2011年左右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997.
《航天员》2009,(1):9-9
2009年2月3日凌晨,伊朗通过“使者2”号火箭将首颗自制的“希望”号科研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轨道。  相似文献   
998.
倾斜轨道航天器太阳翼对日跟踪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我国大多数低轨道航天器均采用太阳同步轨道,但随着科学应用领域需求的不断增长,许多任务提出采用倾斜轨道对实现某种特定的任务目标具有更多的优势。但太阳翼光照条件恶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倾斜轨道的应用。文章以此为背景对倾斜轨道航天器在轨光照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惯性定向和对地定向两种航天器太阳翼对日跟踪的若干种方法,并模拟在轨受照环境对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若干种跟踪方案能够很好地改善太阳翼的光照条件,至少与地方时上午10点钟太阳同步轨道相当,甚至可以实现垂直跟踪。提出的思路与方法可为长寿命倾斜轨道航天器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航天器工程》2009,(5):119-119
据中国航天科技信息网站2009年7月27日报道,印度联邦内阁在7月23日批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设计并开发总价值为50亿卢比(约1.04亿美元)的先进通信卫星静止卫星-11(GSAT-11)。GSAT-11将是一颗高容量、多波束、Ku/Ka频段卫星。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发言人在7月24日称,GSAT-11将在2011年搭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3(GSLV3)发射,火箭预计在明年进行首次发射。  相似文献   
1000.
发射短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顺利升空 2009年4月15日0时16分,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新型长征一3C运载火箭,准确进入轨道。之后,卫星太阳翼和天线相继展开,卫星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由此拉开了北斗导航星座部署的序幕。该星首次采用东方红三号改进型平台,经过大量技术创新研制成功,卫星设计寿命为8年。它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首颗卫星,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见本刊封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