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航空   12篇
航天技术   54篇
航天   6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吴国兴 《航天》2009,(8):50-52
太空行走风险(上)80.航天员在太空行走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1)太空环境因素方面的风险:①宇宙辐射 在近地空间的宇宙辐射属于电离辐射,主要有三个来源:地球辐射带、银河宇宙线和太阳粒子事件。  相似文献   
52.
□□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完成第1次太空行走后,苏联/俄罗斯不断加强对舱外航天服的研制和利用,特别是"奥兰"系列舱外航天服先后经历了4次改型,各项技术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53.
完成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是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这项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舱外航天服是关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等单位在参与舱外航天服的研制工作中,大胆创新、集智攻关,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的高精尖技术领域,写下了中国航天的名字.  相似文献   
54.
使人们在地球上可以清晰仰望太空 出舱行走无疑是神舟七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最闪亮的一笔,而测控与通信分系统主要负责的是飞船的跟踪测轨、遥测遥控、天地通信和图像话音传输等任务.  相似文献   
55.
继神五、神六之后,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今年9月,神舟七号上天了。对于中国航天来说,这次神七的发射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不仅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的开始,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走出飞船,实现舱外活动。人们通常将舱外活动形象地比喻为太空行走,这是一种更为通俗的说法。对于太空行走,人们或许会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太空行走?它有危险吗?航天员是如何走出飞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56.
美国航宇局称,国际空间站两名航天员7月16日进行的一次出舱活动因其中一人头盔内出现漏水问题而被迫提前结束。该局称问题原因正在调查,但强调这未对航天员安全造成任何威胁。本次太空行走是要进行例行的修理工作,并为俄罗斯一个新舱段年内的到来作准备,原定要持续6小时15分钟,而实际上只持续了1小时32分钟。意大利航天员帕尔米塔诺  相似文献   
57.
吴国兴 《航天》2009,(3):34-37
53.美国航天员对太空行走总结出20条经验,这20条经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太空行走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以便视觉效果好,看得清楚。  相似文献   
58.
《太空探索》2010,(1):21-21
2009年11月10日,俄罗斯联盟U型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了国际空间站的新对接舱“探索”,与已在站上的“码头”基本相同,将装在“恒星”舱的上方,作为联盟号和进步号飞船的对接口和太空行走的气闸舱。它还将为科学实验和物品存放提供更多空间,并为将由俄科学院研制的两个外部科学有效载荷提供供电和数据传输接口。“探索”舱由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建造,重4吨,直径2,6米,长4.6米,内部容积为12.5立方米。  相似文献   
59.
大家知道,太空的高真空、高洁净、强辐射等环境对人体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环境,人一旦暴露在太空中将面临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等危险。所以,人要离开航天器进入开放的太空,必须使用复杂的出舱活动系统硬件,它包括气闸舱或舱门、舱外航天服和生命保障系统、载人机动装置、出舱活动用的特制工具等。要进行太空行走首先要通过气闸舱,如果直接打开舱门出舱,会出现多种问题,  相似文献   
60.
肖志军  徐军 《航天员》2008,(5):32-35
景海鹏,山西运城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双学士,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原空军某部领航主任,空军一级飞行员,安全飞行1200小时。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上校军衔,神舟七号任务乘组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