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16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前,多路径误差是制约GPS技术向更高精度发展的主要误差源.为了减小静态观测环境下的多路径误差,基于多路径误差周期重复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噪声分析结合经验模态分解的方法处理原始数据,采用多项式拟合构建了函数模型,并利用该函数模型对相邻天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可有效减小多...  相似文献   
22.
针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多普勒观测值在城市环境中受多路径效应影响,从而导致测速误差大的问题,从多普勒频移产生的原理入手,通过运动学理论分析,构建了接收机、反射点与卫星整体运动与多普勒频移误差关系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多普勒频移误差与卫星观测向量、反射点切线法向量、接收机运动速度及反射点运动速度有关。最后通过5种不同场景的GPS数据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在多路径情况下,当接收机或反射点运动时,可能会导致巨大的测速误差,使得结果不具备可靠性。   相似文献   
23.
从箔条质心干扰原理出发 ,分析了低空多路径效应与箔条云雷达截面积之间的关系 ,旨在为箔条质心干扰战术使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4.
空管二次雷达是现代空中交通管制的关键设备之一,雷达现场周围的环境对二次雷达的检测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介绍了空管二次雷达现场产生多路径效应的条件,分析了各种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多路径对二次雷达检测性能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多路径对空管二次雷达检测性能影响的实例。  相似文献   
25.
朱红  吴成柯  王养利 《宇航学报》2005,26(3):339-343
针对Internet视频通信中面临的网络带宽波动和随机丢包问题,结合精细可分级编码(FGS)、多描述编码(MDC)等容错编码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FGS视频流的多路径鲁棒传输方案。在该方案中,基本层码流在任意时刻都采用重传方式,对于增强层码流的各个比特平面,则根据分支路径带宽的变化自适应地选择重传或MDC方式。该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同时兼顾视频流的抗丢包能力和对带宽变化的适应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当分支路径的带宽较窄时,采用该方案可以明显提高视频重建质量。  相似文献   
26.
基于对多种飞机的机载GPS测量实践,提出我国海洋二号(HY-2)卫星实现厘米级精度的星载GPS定轨测量的基本要求:1)选择适合天线,捕获多颗在视GPS卫星;2)注重天线安装位置,减弱多路径效应影响;3)选用适合的GPS信号接收机,确保星载GPS测量数据优质。  相似文献   
27.
A multi-path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network coding is proposed for combating long propagation delay and high bit error rate of space information networks.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multi-path routing, the algorithm uses a random linear network coding strategy to code data pack- ets. Code number is determined by the next hop link status and the number of current received packets sent by the upstream node together. The algorithm improves retransmission and cache mechanisms through using redundancy caused by network coding. Meanwhile, the algorithm also adopts the flow distribution strategy based on time delay to balance network loa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routing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cket delivery rate, reduce packet delay, and enhance network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