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400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6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为了在不试车、不试飞的条件下,检测某型涡轴发动机起动电磁活门的工作性能,设计了某型涡轴发动机起动电磁活门检测仪,给出了主要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仪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392.
为了探究进气道肩部膨胀扇以及不同压缩方式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结合具体的进气道构型,针对不同的压缩角、边界层厚度开展了马赫数4.0级的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起动分离区同侧的膨胀扇会对当地气流加速,降低局部压强,进而对压缩激波较强时的进气道自起动过程有明显改善。而唇罩分级压缩对二元进气道的自起动能力也有提高效果。此外,对比侧压模型与顶压模型的试验结果发现,边界层厚度对侧压模型自起动性能的影响趋势与顶压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与此同时,当自起动受限于几何喉道的进气道构型,压缩方式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对于由压缩激波-边界层干扰诱导分离区形成的气动喉道决定能否起动的进气道,侧压方式有利于提高进气道的自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393.
本文利用贴体坐标系的生成,将平面形状较复杂的机翼绕流求解域,变换到矩形域。可通过两个函数来调节网格的稀密。在此基础上利用非定常流函数涡量方程数值模拟机翼突然起动涡旋脱落过程。研究了Re=2000时不同攻角及涡量的不同物面条件对分离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精度对尾涡形态的影响。计算结果与有关文献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94.
1引言国内外发表的关于燃气涡轮发动机起动过程的研究论文很少涉及燃气涡轮发动机起动过程气动稳定性的研究[1~3]。由于起动过程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线非常靠近喘振线,起动极易诱发发动机出现失速或喘振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燃气涡轮发动机起动过程的气动稳定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5.
某型涡扇发动机起动和加速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宏刚  蔡元虎 《推进技术》2007,28(3):264-268
借助国内外涡扇发动机过渡态数值模拟研究的最新成果,开展了某型涡扇发动机起动加速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参照风机和泵类机械低转速部件特性相似理论,结合指数外插法,成功地发展了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低转速部件特性扩展方法和计算程序;其次,基于燃气涡轮发动机部件匹配原理,写出描述部件内动态流动过程的三个基本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功率平衡方程)、流量连续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最后发展了具有一定计算精度的涡扇发动机起动加速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和程序,对某型涡扇发动机的起动和加速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给出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发展的模拟涡扇发动机起动加速过程的数学模型和程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96.
对超声速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喉道段进行了二维稳态流场数值模拟,给出了反压与攻角变化对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起动状态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不同反压及不同攻角下进气道—喉道段流场,分析了起动与不起动时进气道—喉道段壁面静压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397.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两种电动控制策略的分析和比较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讨论了QFW—18电励磁双凸极起动/发电系统在电动运行时的两种控制策略,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井在QFW-18kW样机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双凸极起动/发电系统在电动运行时通过对两种控制策略的结合,能较好地解决航空发动机在起动过程中双凸极电机与发动机的转速及转矩的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398.
6 kW开关磁阻起动/发电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由于开关磁阻起动 /发电系统结构简单、坚固、成本低 ,具有高容错运行能力、较高的能量密度和高速运行能力等特性 ,使得其被发展应用于航空领域。该系统很容易实现起动和发电双功能 ,发电运行的额定功率为 6 k W,输出 2 70 V直流电压 ,最高转速为 12 0 0 0 r/m in,其电压品质满足 MIL- STD- 70 4E标准。文中重点介绍该系统的工程设计及预定试验 ,在起动运行时采用开环控制 ,控制很方便 ;在发电运行时采用调角度电流斩波方法、双闭环控制 ,使得电压在较宽转速范围下具有很好的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特性优良。  相似文献   
399.
针对太阳系边际探测任务,开展了星际多目标飞越的任务规划,采用小推力混合优化设计方法完成了基于借力飞行及电推进技术的行星际转移轨道联合优化设计,对比研究了面向日球层鼻尖和尾部探测的星际多目标探测飞行方案.研究表明,探测器在2024-2025年发射,可飞抵日球层鼻尖区域,在2027-2030年发射可飞抵日球层尾部区域,并可...  相似文献   
400.
为了满足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的快速起动需求,针对船用柴油机的起动过程进行试验研究,总结了不同因素对船用柴油机起动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在起动初期,起动机退出时间应不早于共轨建压时间;喷油参数对起动性能的影响最大,占比超过48%,通过优化喷油参数可以大幅改善起动性能。对于大功率船用柴油机,采用低轨压、小油量起动,然后迅速切换至高轨压、大油量的喷油策略,可以使柴油机快速喷油并释放大量热量、有效缩短起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