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0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207篇
航空   1100篇
航天技术   588篇
综合类   167篇
航天   113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主要讨论了余度在现代飞行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直接驱动式伺服作动器的空载动态建模分析。  相似文献   
993.
新型氢激射器的环境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为国内VLBI网络而建立的新型、可搬运氢激射器的环境性能测试,给出了磁场、压力、热性能的测试结果。测试表明,在0~3.33×10~3Pa压力变化范围内无明显压力效应,而磁场与热灵敏度分别为1.1×10~(-12)/G与3×10~(-14)/℃(时间常数为32小时或更长),后者还包含了快作用与慢作用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994.
995.
本文论述了为研制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件—层板喷注器而采用的光刻工艺技术。本工艺技术是一种交叉性的边缘学科,是微电子领域的光刻技术与精密微机械加工技术相结合的典范,属超精加工。  相似文献   
996.
空间技术发展的动向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技术发展的动向与趋势盛智龙20世纪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活动疆域,人类正在利用空间技术不断地探索新知,扩展视野,实现一个又一个美好的追求与梦想。与此同时,空间技术的发展,正在关注并将加速解决人类在生存与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基于...  相似文献   
997.
两年一度的台北国际航空航天科技展,于14日在台北世贸中心举办,这次展览只在世贸区举行,而且也没有实机展示。  相似文献   
998.
《太空探索》2003,(7):24-25
5月25日零时3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 随着“北斗一号”卫星的发射升空,长征运载火箭至今已进行了第70次发射,发射成功率达到了90%,充分展示了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中国航天专家25日在此间指出,根据国际航天界通行的计算标准,长征运载火箭的总体技术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这位专家介绍说,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标准,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在90%以上,可以认为进入了国际一流水平。“北斗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长征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从第69次发射时的89.8%提高到了90%。它标志着中国长征运载火箭巳经跻身于国际一流运载火箭的行列。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的“德尔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4%,欧空局的“阿里安”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3%,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0%。  相似文献   
999.
文章采用热光学集成法对典型R-C成像系统某主光学装置进行热光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洛阳唐三彩     
张钰昱 《西南航空》2006,102(7):106-110
十九世纪末,清政府在勘探陇海铁路时,意外地在洛阳附近发现了许多姿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釉陶随葬器。考古专家对其进行了考证,认定它是唐代的陪葬品,始烧于初唐,盛于中唐,衰于两宋。因始烧于唐代洛州河治地带(今日的黄河和洛河一带),又以黄、绿、红三彩为主釉色,故称其为唐三彩,后来名扬天下的唐三彩从此走向世界。[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