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9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126篇
航空   1340篇
航天技术   86篇
综合类   134篇
航天   6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41.
利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采用XRD、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高能球磨对MoS2/Fe复合粉末的结构、形貌及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高能球磨,可制备细小、均匀成弥散分布的超细MoS2/Fe复合粉末。球磨60个小时,粉末颗粒达到4μm,晶粒尺寸为35.2mm;球磨过程中,MoS2/Fe表现出极好的稳定性,未出现MoS2/Fe固溶体或中间相;与水雾化获得超细粉末相比,高能球磨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2.
943.
用动态分析法表征复合推进剂偶联剂的作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偶联剂对复合推进剂动态力学损耗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动态力学分析方法,即通过建立过渡相模型和引入表征因子A,分别在HTPB和聚醚两种体系的复合推进中评价了偶联剂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天征因子A值越低,偶联剂在该温度范围内的作用效果越好,该结论为表征复合推进剂关剂的作用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4.
本文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燃速相关性研究中的统计回归分析相关法、理论模型相关性、热辐射相关法和性能预示相关法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指出了燃速相关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45.
型号批生产的目的、质量要求、管理模式与研制有很大差异,批生产质量管理的特点和难点也不同于研制。批生产和研制之间虽然有很大的继承性,但不是一个简单的放大。而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结合多年战术型号固体推进剂装药在批生产实践中遇到的许多研制过程中没有遇到或忽视的问题,从质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观念、性能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不断总结、创新,探索出适应于批生产的质量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46.
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平均燃速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得出燃速与燃烧室直径和压强的指数表达式,得出了燃速与燃烧室相对长度,入口台阶相对高度和喷喉相对直矩之间的定性关系,并比较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之间的差异。本文的研究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设计和实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7.
在单室双推力固体发动机的各种方案中,同心双层装药对推进剂配方及装药工艺来说是难度最大的一种。本文介绍了在国内现有工艺基础上,采用推进剂预固化的两次浇注技术,成功地完成了小开口翼栏型发动机径向同心双层药柱的快、慢两种燃速配方的装药工艺.研究了尾部开口φ290mm发动机,从原材料进厂验收到制成推进剂,从壳体进厂到发动机总装测试出厂,全过程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948.
本文综述了含金属固体推进剂在加速度场中燃烧的一些主要理论模型,指出了其中某些明显的不妥之处,如:金属颗粒的尺寸分布,金属球团变形参数与变形模量的关系。 本文在综合有关模型的基础上,在稳态燃烧的假设下,考虑了金属球团下方凹坑的形成机理及融熔金属球团在加速度场中的变形。 利用已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可对影响加速度场中燃速敏感性的各有关参数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所得结果除能解释一些已有定论的实验现象外,还可预示出多种复杂的变化趋势,而后者往往已在实验中观察到、但却被认为是无规律的。故本文对发动机设计和推进剂配方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9.
本文给出了含铝推进剂燃烧时,气相中燃烧铝滴的直径大小与分布,讨论了配方中氧化剂粒度和铝粉粒度对铝的凝聚程度的影响。实验表明,由粗氧化剂组成的推进剂其燃烧时铝的凝聚是很明显的;并且,对应于相同的粗氧化剂,细铝粉比粗铝粉更易凝聚。实验结果支持复合推进剂中铝凝聚的“口袋模型”。本文还用显微密度分析方法对铝的凝聚燃烧机理进行探讨,发现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光密度分布曲线,文中称之为液滴型,微滴型和液—汽过渡型,它们分別对应于铝的一种聚集状态。此外,还有一种在底片上无铝亮条出现的称之为气相型,它们的燃烧效率是依次升高的。  相似文献   
950.
复合推进剂燃烧性能与组分热分解特性的关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常压和高压差热分析技术研究了催化剂对推进剂组分热分解的影响,测定了催化剂共晶和混合加入时相应推进剂的燃速,分析了热分析与推进剂燃烧过程的异同点,引入高氯酸铵(AP)高温分解起始温度(T_(L-H))的概念并以T_(L-H)衡量了催化剂共晶加入时对丁羟推进剂燃速和压力指数的影响.研究表明,AP高温分解过程对复合推进剂燃烧特性影响较大;热分析与燃速相关性和催化剂加入方式有关;共晶催化剂作用下的复合推进剂燃速特性与氧化剂高温分解有密切关系;压强是影响推进剂燃速和热分解相关性的重要因素,高压下AP高温分解过程和变化能更大程度地反映到推进剂燃速中去。本文同时对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