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137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84篇
航天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教育既具有商品属性但又不能商品化,学校的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必须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为调整知识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2.
本文论述了目前我国管制员技能和素质的现状、主要问题,着重阐述了管制员应该具备的技能和素质;并就民航有关部门、相关院校及其培训机构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3.
通识课程是达到通识教育目的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途径,通识课程设置应该坚持贯穿"全人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注重经典阅读的引导等原则。通识课程的实施受教师、学校、学生和政府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对通识课程设置的原则和实施的研究,对高校通识课程设置以及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4.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与企业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高校产学研一体化也因此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针对工程硕士的特点,结合我二级学院实例,提出工程硕士培养的的方案.在培养方式上,要具有柔性,灵活多样;在课程设置上,强调针对性与应用性;在教学方式上,重视把导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在学位论文选题上,强调结合生产实际;在培养过程中,坚持产学双向参与,共同育人.  相似文献   
165.
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高职高专《工程制图》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多层次,多角度寻找解题途径,激活其思维空间和想象力,为其将来从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6.
分层次交通运输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运输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的增加,普通硕士、全日制工程硕士和普通工程硕士三种不同类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带来了新的研究生培养问题.在分析不同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普通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强化培养模式,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强化培养模式和针对普通工程硕士的科研认知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分层次有针对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培养效果正在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67.
媒体集萃     
《中国民用航空》2007,(9):10-10,12
国内航空业复苏暗藏危机;“自费招飞”将成飞行员培养新趋势;“京沪空中快线”被质疑涉嫌价格联盟;“空中快线”前景遭质疑;“空中快线”质疑中起飞;“京沪快线”欲速不达;  相似文献   
168.
石灰石对酸性红壤pH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aCl2 -Ca(OH) 2 中和滴定法与土壤—石灰培养法联合确定红壤中石灰石的最佳投加量。结果表明 ,红壤中石灰石的最佳投加量为中和滴定法的 0 .5倍 ;但在重金属污染的红壤上 ,由于重金属离子对土壤的影响及生物效应 ,仍有必要将土壤中石灰石的投加量提高到中和滴定量。  相似文献   
169.
每个人都是从孩提时代走来的,工作中每个人都是从学员做起的。孩子的成长很大因素取决于父母对他的培养,而工作中教员对学员的教育也足以影响学员一生的工  相似文献   
170.
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 ,本文阐述了教育与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意义 ,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毕业生就业之间的矛盾 ,提出了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迎接未来的生存挑战 ,积极参与社会变革 ,理性选择就业模式 ,主动开创事业成就 ,进而创造自己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