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87篇 |
免费 | 556篇 |
国内免费 | 27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449篇 |
航天技术 | 959篇 |
综合类 | 223篇 |
航天 | 20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111篇 |
2022年 | 133篇 |
2021年 | 158篇 |
2020年 | 174篇 |
2019年 | 143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97篇 |
2016年 | 127篇 |
2015年 | 160篇 |
2014年 | 200篇 |
2013年 | 217篇 |
2012年 | 317篇 |
2011年 | 337篇 |
2010年 | 289篇 |
2009年 | 307篇 |
2008年 | 324篇 |
2007年 | 253篇 |
2006年 | 249篇 |
2005年 | 219篇 |
2004年 | 180篇 |
2003年 | 186篇 |
2002年 | 201篇 |
2001年 | 210篇 |
2000年 | 133篇 |
1999年 | 80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84篇 |
1996年 | 89篇 |
1995年 | 75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针对飞航导弹单独使用时SINS存在姿态估计精度随时间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未知地标被动观测的SINS俯仰姿态误差估计方法。首先,根据飞航导弹中制导段飞行的特点,把SINS俯仰姿态误差估计问题转化为攻角估计问题。然后,在不改变导弹巡航路径的前提下,利用弹上成像导引头对视场内任意未知地标连续被动观测,分别提出了弹体坐标系和速度坐标系下的攻角估计方法,并分析了观测噪声对量测方程系数的影响。最后,利用平均去噪的思想对估计结果进行处理,提高了SINS俯仰姿态误差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有效估计出飞航导弹SINS俯仰姿态量测误差。 相似文献
182.
针对基于Hausdorff距离HD(Hausdorff Distance)识别法存在识别速度慢和对星敏感器镜头旋转特别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ausdorff 距离进行星图识别的改进算法,它采用有向距离和绝对距离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恒星的空间结构信息,构建有向距离匹配模型;根据镜头旋转特性,建立绝对距离抗旋转模型;对两种模型测试研究确定加权因子,同时选取恰当的匹配识别门限,最终实现匹配识别的性能达到最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不但保持了原有算法的高识别率,强抗噪性,而且还具有更快的识别速度和好的抗旋转特性.它在实际工程中已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3.
184.
185.
□□据《国际飞行》2008年7月3日报道,欧洲航天局计划研究把通信、地球观测及导航卫星集成到一个星座的可行性,以提高卫星星座的有效性和经济适用性。这项研究还将对星座的“最终系统结构”提出建议,其中包括卫星及其轨道类型、整个网络建构、合理的地面基础设施、制度结构、所 相似文献
186.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4,(3):I0001-I0001
<正>一、总体设计1.系统理论、系统工程、系统集成与一体化设计2.控制系统方案设计3.先进的控制理论和方法(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鲁棒控制、模糊控制、变结构控制、最优控制等)4.系统建模、系统辨识和状态估计二、制导、导航与控制1.自主导航与组合导航技术2.姿态动力学和轨道动力学3.姿态测量和姿态确定技术4.挠性结构动力学和控制5.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6.交会对接与返回再入技术7.深空探测与着陆技术8.编队飞行与星座控制技术9.拦截器制导与控制技术10.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11.天基信息系统和空间安全12.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物理仿真 相似文献
187.
188.
GNSS多频观测对定姿精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历元定姿的精度问题,对多频双差观测模型下的定姿精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了影响定姿精度的各种因素,并着重研究了GPS和Galileo系统下多频观测值对定姿精度的改善程度。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表明.相比于单频定姿,多频观测可以显著提高定姿精度。 相似文献
189.
叙述了“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雨季发射时,采用的防潮防水技术的实施方案及使用后的效果。它给运载火箭的电气系统正常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保证了火箭安全、可靠、及时发射。 相似文献
190.
6月2日深夜,大凉山深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橘红色的尾焰映红了沉睡的群山,也映红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试验队员们的脸庞。进入发射场后一个多月的心血和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欣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