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29篇
航天技术   117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3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1.
关于地磁和太阳活动对Es层形成的影响,已有研究所得结论不同甚至相互矛盾.为研究太阳和地磁活动对Es层的影响,对4个太阳活动周期(1970-2010年)高中低纬度站点每小时Es层的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阳和地磁活动对Es层形成确实具有影响,而且不同纬度Es层与太阳和地磁活动的相关系数也不相同.同时对Es层各参数对于太阳和地磁活动不同反应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2.
利用中国14个地磁台站和全球23个地磁台站的H分量分钟值数据,分析单台站小时幅度指数rH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台站之间rH指数的相似度度量(残差指数Ra),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将中国14个地磁台站划分为7个区域,根据加权法计算各区域的区域指数Rr.结果表明,rH指数具有27天太阳自转周变化,季节变化不显著,但仍存在春秋季大而冬夏季小的特征;在空间变化上,rH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并且在磁暴期间rH指数的幅值和形态均表现出明显的经度差异,随地方时呈现晨-昏不对称现象;与Dst指数、SYM-H指数、Kp指数及各区域内台站的H分量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区域指数Rr能有效反映区域地磁扰动.   相似文献   
83.
利用FAST卫星1997-2006年34个磁暴期149个轨道的观测数据,分析不同相位上行通量数量级,研究不同相位离子上行能通量与地磁活动Sym-H指数和Kp指数,以及注入的Poynting通量之间的关系,构造上行通量经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磁暴主相期间,上行离子能通量可超过108 eV·cm–2·s–1·sr–1·eV...  相似文献   
84.
在强地磁活动期间热层大气成份和密度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选用了1974-07-06,1982-03-02和1982-09-06三次强地磁活动时的Ap值,由AE-C和DE-B卫星所测得的热层成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强地磁活动期间,热层大气密度涨落变化十分清晰、涨幅随高度增高而增大,高度600km附近涨幅可直达4倍,热层大气成份中N2的数密度涨幅最大,而原子氧的丰度在强地磁活动期间明显地下降。  相似文献   
85.
东亚大陆磁异常区地磁太阳日变化的异常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IGY/IGC(1957。7。1-1959。12。30)期间全球地磁台网和中国长春、北京、上海、拉萨四台的地磁资料,分析了东亚大陆磁常区地磁异常区地磁太阳静日变化Sq的异常特征,分析表明,组成Sq的两个主要谐波(1次和2次谐波)在东亚大陆常区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区的分布特征;X分量振幅值一般高于地磁纬度相同的其他地区的振幅。振幅极小值出现的纬度向南移动约20°,极小值的量值小于其他地区,由东亚异常  相似文献   
86.
基于高纬度芬兰Mäntsälä地区近两个太阳活动周期(1999—2017年)天然气传输管道的地磁感应电流(GIC,IGIC)观测数据,统计研究了GIC扰动的分布特征以及强GIC扰动与磁暴和地磁亚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95.83%时间段的GIC强度分布在0~1A之间.定义:若某个时间段|IGIC|max> 1A,则认为发生GIC扰动;|IGIC|max>10A,则认为发生强GIC扰动事件.GIC扰动在磁地方时夜侧附近发生的概率最高,这主要与地磁亚暴发生期间电离层电流最剧烈的变化发生在磁地方时夜侧附近有关;强GIC扰动经常爆发式出现,且都发生在磁暴期间,但大多数磁暴并不伴随强GIC扰动事件发生.磁暴急始驱动的强GIC扰动事件较少,由磁层压缩引起地磁场突然增强驱动的强GIC扰动事件持续时间较短;强GIC扰动事件主要发生在磁暴主相和恢复相,由环电流变化驱动的强GIC扰动事件一般持续时间较长且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87.
本文利用印度TRIVANDRUM、KODAIKANAL、ANNAMALAINAGAR和中国的琼中等低纬台站1983—1984两年地磁Z分量资料,对磁层大尺度扰动的赤道电急流效应作了进一步研究.形态分析和周期迭加分析结果证实了作者仅用我国地磁资料所得的结论,即对应磁层环电流的发展,有ΔZ的负扰(即附加东向电急流).双站对比和地方时平均法表明,该效应在日侧最大,半夜至黎明前最弱.有关观测特征与模式计算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88.
根据等效电路理论模式,通过计算机模拟了航天器在强亚暴空间环境下阴暗区和光照区两种不同环境下的表面充电情况。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充电情况的等效元进行分析,并参照了ATS-6卫星的实际数据。结果表明,考虑到数值模拟中各种近似条件的假设,模拟结果和实际充电情况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89.
针对地磁匹配导航对匹配区适配性研究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维数分析地磁匹配区适配性的方法,从原理上分析了分形维数与适配性之间的关系,在几块选定区域的地磁图上分别对分形维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最后在上述选定区域进行了匹配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匹配仿真试验中所反映的地磁图适配特性与提出的方法分析所得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分形维数在指示地磁图适配性上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90.
低轨道高度上能量电子通量变化与地磁扰动程度密切相关.利用我国资源2号(ZY-2)03星空间环境监测分系统在轨工作期间所获得的能量电子探测数据,以及美国NOAA-15,NOAA-16,NOAA-17三颗卫星中等能量电子探测器自1998年以来积累的太阳同步轨道中等能量电子探测数据,结合地磁活动观测数据,对低轨道高度上中等能量电子对地磁扰动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的中等能量电子通量在磁暴、磁层亚暴期间有显著增强,增幅大小与地磁活动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强磁暴期间增幅可达一个数量级左右,在响应时间上存在电子通量变化滞后于磁扰的时间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