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1篇
航空   310篇
航天技术   1308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10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当古希腊哲学家提出自发发生说时,它只是一个哲学学说。到了17世纪,雷第试图用实验来验证它,它就变成了一个科学假说。但是实验却没能获得公认的结论。一直到19世纪,微生物能否自发发生,仍然是一个争论非常激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严小平 《飞碟探索》2010,(12):44-45
德雷克方程式 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成为用敏感的无线电搜寻来自地外文明信号的第一人。他将一个26米的射电望远镜对准二颗近邻星,一次虚警之后,没发现有意识的信号。第二年,在为一个梦想思想家(包括年轻的萨根)的会议准备时,他以《如何讨论探测智能生命可能性》为题写了一个大纲,大纲从恒星形成的速率、典型的行星数量和消解文明的寿命开始。他说:“我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骗局。现在让我吃惊的是,这竟然被写进了天文学教科书。”  相似文献   
103.
楚杰 《飞碟探索》2012,(7):50-50
我们所有人都相信,世界有一些定律。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相信世界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海是蓝的,森林是茂密的,有些东西一直是这样的,而且永远都会是这样的。其实,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的生命太短暂,使我们无法了解地球的真实面貌。生态会更恶劣?  相似文献   
104.
谢懿 《太空探索》2012,(7):43-45
怎么样才能造一艘飞船,让它能够经受得住比在地球轨道上强10多倍的太阳光照,忍受得了足以让铅熔化的高温?回望2000年底贝比科隆博水星探测任务被选中之时,没有人确切知道答案。对于贝比科隆博水星探测任务(BepiColombo),欧洲空间局(ESA)不仅必须拓展了已有设计标准的极限,还不得不研发新的设计思路。去往水星本身就是一个大挑战:需要新一代的高效电推进系统,它要能够输出进入轨道所需的数万个小时的推力。  相似文献   
105.
文野 《航天员》2010,(3):50-52
<正>"父子航天员"之沃尔科夫父子迄今为止,世界上只出现过两对父子航天员,他们便是俄罗斯的沃尔科夫父子和美国的加里奥特父子。理查德·加里奥特因为受到父亲欧文·加里奥特的影响,在不能通过政府渠道  相似文献   
106.
卫星在几百千米的太空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地面图片,而国际空间站里的航天员在休闲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用"大炮"拍摄地球家园的壮丽景色。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航天员的镜头从太空来尽情观赏我们多姿多彩的家园美景。  相似文献   
107.
纪舟 《飞碟探索》2011,(11):36-38
在这一场长达数十亿年的孕育生命的竞赛中,火星显然是个失败者。 火星是除金星之外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与地球的距离为5570万千米~12000万千米。尽管火星与地球之间相隔数千万千米的空旷空间,却与地球有着很多神秘的共同之处:它也是一颗固态的岩质行星,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2,但体积只有地球的约1H;火星也有二个白色的极冠,  相似文献   
108.
对大众解释科学,是一件永不无聊的工作。每天你都会碰到一些和日常生活有关的新鲜科学研究。我积极深入了解这些科学论文,但却越来越难以避免沉没于数据的大海里。信息泛滥是很伤脑筋的问题。对我而言,真正的困难却是要从一大堆科学发现中,去芜存菁,找出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9.
谢懿 《太空探索》2012,(4):47-49
登陆小行星很可能是人类下一个最激动的创举:在“小王子”号宇宙飞船上,三名勇敢的航天员正在准备踏上一个新的星球。他们是第一批旅行到距离地球如此遥远的地方的人类,此时的地球已经缩成了他们身后的一个蓝色暗点。  相似文献   
110.
刘岩 《飞碟探索》2010,(9):55-55
英国剑桥大学中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一生投身于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写出了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令李约瑟困惑不解的是,中国古代创造出了杰出的技术成就,但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起源?这一问题被中国学术界称为李约瑟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