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80篇
航空   140篇
航天技术   190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48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卫星的地面测试、系统演练及在轨运行等需求,提出了基于信息流的耦合数字卫星构建方法,通过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的模拟硬件行为,解决了硬件未全部就绪的情况下,开展软件全生命周期的并行开发及测试;通过提供动力学、能源、热模型等耦合数学模型库,解决仿真系统和真实卫星行为差异问题,提供了在轨卫星故障链预演和分析平台.基于信息流的耦合数字卫星以虚拟处理器仿真为核心,通过硬件行为模拟,结合多物理场数字模型,扩展了数字卫星仿真的覆盖面,加强了仿真的真实性,降低了成本与风险.  相似文献   
102.
为了实现对航天器在轨泄漏漏孔形状的准确辨识,提出基于小波包能量谱和支持向量机的航天器在轨泄漏辨识方法。首先分析圆形、长方形、正三角形3种典型形状漏孔之泄漏信号的频域特点,之后运用小波包能量谱提取不同形状漏孔泄漏信号的特征值,最后运用提取的特征值配合支持向量机建立辨识模型,实现对漏孔具体形状的辨识。对该辨识方法进行试验验证,将3种形状的漏孔分为A、B两组,利用A组漏孔进行泄漏信号特征值提取与辨识模型的训练,再对B组漏孔进行辨识准确率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不同形状漏孔的辨识,在合适的小波包分解层数下,总体辨识准确率可达95.9%。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空间在轨服务任务中的非合作目标相对位姿测量问题,提出一种目标可测部位点云的智能配准方法。首先,通过Straight Through滤波算法对半物理仿真平台采集得到的点云进行目标提取,以消除背景数据等杂乱信息;其次,改进PointNetLK神经网络点云配准算法,将提取后的点云数据作为输入,从而获得初步配准结果,解决非合作目标先验信息缺失导致的无法配准问题;最后,建立基于位姿图的优化模型,以降低配准误差,提高配准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迭代最近点(ICP)算法相比,配准综合误差从6.3598降低到1.7291,精度提高约 72.81% 单次耗时从33.16 s降低到4.2 s,效率提升约87.33%,与当前SM ICP等其他算法相比,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4.
序言CSCD     
《导航定位与授时》2022,(2):I0001-I0001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应用奠定了我国自主时空信息服务基础,随之我国进入综合PNT体系发展建设新阶段。综合PNT体系将以北斗系统为核A通过多类PNT技术手段协同与融合应用,实现更为精准、泛在和智能的PNT服务能力。通导一体化作为综合PNT核心手段之一,得益于通信极其广泛的覆盖性及日益增强的信息传输能力,依托通信网络对卫星导航系统进行补充、备份和增强,展现出显著的协同优势,因此也成为了领域研究的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5.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4,(2):138-145
<正>我国调动近10颗卫星保障马航失联客机搜救据新华网2014年3月10日报道,我国紧急调动近10颗卫星保障马航失联客机的搜救工作。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已经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配合地面搜救人员开展对失联航班的搜索救援行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已经启动了卫星测控应急预案,对在轨运行卫星测控计划进行调整。紧急调动"海  相似文献   
106.
对中国海洋一号卫星的在轨测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介绍了卫星业务运行的情况,并对在轨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为后续卫星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7.
在轨维修是维持空间站在太空特殊环境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太空特殊环境和空间站结构特点决定了空间站在轨维修任务的复杂度。在轨维修操作复杂度关系到空间站维修方案的优化、维修计划的制定、货运飞船的安排、航天员培训和空间站可维修性设计。然而,针对空间站在轨维修操作复杂度的评价研究较少。因此,提出了空间站在轨维修操作复杂度的概念,考虑了维修固有复杂度和外部影响因子2个方面,基于信息熵理论建立了复杂度评估模型。固有复杂度包括维修操作逻辑、维修动作规模、维修人机界面和维修操作知识,并借助信息熵完成以上4个方面的量化;外部影响因子包括操作空间、有无维修工具、时间压力、视觉遮挡和航天服影响,并利用分级打分制予以量化。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地面模拟舱开展了12类产品维修验证试验,采集了受试者的维修动作及时间。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产品的维修耗时(相关系数为0.82),并能较为合理地对空间站在轨维修操作复杂度进行量化分级。为在轨维修的开展、维修方案的评价、航天员乘组训练与安排和空间站设计更改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08.
航天器在轨运行的修复手段主要是软件的在轨修复.SPARC平台是我国航天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器架构设计.针对SPARC平台的航天器软件在轨修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次链接的方式生成在轨软件修复注入码的方法,解决在轨修复注入码重定位的问题.通过地面遥控注入,利用航天器在轨软件预埋的钩子函数,实现在轨函数模块的动态替换及恢复,大大提升SPARC平台软件的在轨修复能力.通过多个在轨航天器的实际工程应用,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且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针对航天器在轨支持过程中多路遥测数据流的实时优选需求,尤其是对不同信道下传的不同频率遥测数据的优选要求,文章在综合考虑数据质量、连续性、收帧率、权重等因素后,设计了一种遥测数据流质量评价函数。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片轮转的多路遥测数据流实时优选方法,通过对一个时间片内各路待选遥测的质量综合评价,选择出最优结果作为下一个时间片数据优选输出,其计算复杂度低、实时性好,能够将自动优选与手动优选有机结合。经"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在轨遥测优选任务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完成不同数据流的质量评价和比较选优,同时规避了数据流频繁切换可能带来的数据抖动,提供了高质量的输出结果,是一种航天器多路遥测数据流实时优选的高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0.
作为卫星在轨对地探测的有效载荷,星载辐射计在轨扫描转动时的动平衡特性直接影响卫星在轨探测精度和姿态稳定度。文章介绍星载辐射计动平衡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基于现有地面动平衡技术的局限和型号发展需求提出在轨动平衡技术的初步设想,阐述了在轨动平衡配平技术、测量技术和实时调整反馈控制技术,可为今后类似旋转式星载辐射计的动平衡设计和动平衡控制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