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77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是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主办的综合类学术期刊。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3-1378/Z,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7938,双月  相似文献   
62.
CCSDS无损数据压缩算法的实现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损数据压缩是航天应用和遥感系统的重要业务之一。对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推荐的数据无损压缩标准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其推荐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编码方法,然后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了该算法并对代码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DSP实现的CCSDS标准的无损数据压缩算法的数据处理速率可达11Mbit/s,可用于那些不需要很高数据吞吐率的星上数据处理任务。最后讨论了CCSDS无损数据压缩标准是如何融入CCSDS体制的星载数据系统中的。  相似文献   
63.
分别测试了M40J碳纤维增强环氧改性氰酸酯复合材料在紫外照射前后真空环境(125℃,10-3 Pa)下的逸气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总质量损失为0.27%,可凝挥发物为0,逸出气体主要是氢气、氮气和水,紫外照射后总质量损失为0.2%,照射前后复合材料结构无变化,真空逸气性能满足国际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4.
为适应新时期单机产品量产需求,避免产品状态发散,促进供应链形成批产效应,引导产品规格更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以“提升产品通用性,兼顾满足型号需求”为指导原则,从产品规划、产品选用与立项管理、产品状态压缩和产品退出管理4个维度,针对单机产品系统性开展统型方法实践,强化产品自主规划牵引,严格产品选用与立项管理,对子型发散问题突出的产品进行状态压缩,全面梳理制定了研究所单机产品的统型状态,并在管理流程和信息化工具中落地应用,大幅压缩了单机产品的规格数量,有效提升了单机产品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65.
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于1993年立项建设,1995年底建成并通过验收。实验室运行十几年来,通过三次评估,运行良好。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有:(1)旋翼涡系研究;(2)非定常旋翼气动及机动飞行力学研究;(3)旋翼气弹耦合及动力学稳定性研究。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及内容属于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中的飞行器设计学科范畴。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隶  相似文献   
66.
简述在贯彻执行国际标准中,提高计量人员技术素质的必要性,并联系本单位的实际,提出了现阶段提高计量人员技术素质的作法和看法。  相似文献   
67.
结合3655厂开发GYN31Z—120型汽车暖风装置过程中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的实践,论述了对比分析法、样品(样机)剖析法、跟踪国际标准制定的全过程以及直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采用国际标准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概述了项目管理在大型国防项目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航天型号研制项目管理采用国际标准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分析和研究了国际空间项目管理顶层标准的有关问题,探讨了编制航天产品项目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案。  相似文献   
69.
简述了空间材料安全性及相容性系列国际标准的概况,分别介绍了ISO14624系列国际标准及标准草案的适用范围及方法原理、试验所需硬件等,提出了将该系列国际标准采用为我国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0.
杨志琴 《西南航空》2008,120(1):88-90
2007年12月8日,对中国白酒来说,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由剑南春集团公司研创的年份型白酒科学鉴定方法——“挥发系数鉴别法”,首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年份型白酒生产工艺暨剑南春年份酒检测和标准研讨会”上,正式对外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