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38篇
航天技术   39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微光视觉CCD在卫星云图观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气象云图观测对电荷耦合器件(CCD)的量子效率、器件规模、像素尺寸和动态范围等提出的更高要求,可选用超低噪声和高量子效率的微光视觉电荷耦合器件(L3VisionCCD)。分析了该种器件的电子倍增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给出CCD97器件的部分参数。讨论了L3VisionCCD器件用于云图观测时的增益选择与控制、动态范围控制,以及器件规模与实现等关键技术。分析表明,L3VisionCCD器件尤其适用于可见光云图观测,可进一步增大云图的动态范围。  相似文献   
62.
63.
利用诱导空间非相干技术平滑的KrF准分子(248nm)激光驱动带有烧蚀层的平面靶,研究激光空间均匀性对产生完整飞片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不均匀性在2%以下,能够产生完整的高速飞片,且完整飞片能够维持20ns以上不破裂;当激光不均匀性达到5%,激光引入流体力学不稳定性种子应很强,冲击波在靶内输运过程中不稳定性不断发展增强,到靶背时强到足以使飞片解体甚至气化,不能产生完整的飞片。为了获得尽可能高的飞片速度,采用激光与烧蚀层参数不匹配方法,使冲击波对飞片作多次加速。利用功率密度为1012 W/cm2的KrF激光与含50μm Kapton烧蚀层的5μm铝飞片作用,得到速度约10km/s的高速飞片,与模拟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64.
文章介绍了高速碰撞试验中碎片特性的几种测试技术,软捕获技术、照相技术、间接测量技术,及其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65.
多序列激光阴影成像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获取超高速碰撞过程中弹丸的飞行姿态及碰撞所产生的碎片云特性,开展了多序列激光阴影成像技术研究。利用多光源空间分离、偏振分光、光束角放大和补偿滤光等技术解决了单色光带来的衍射和干涉噪声以及碰撞瞬间强烈的自发光干扰问题,并先后在碰撞靶上建立了2序列、4序列和8序列激光阴影成像系统。该系统可以获得最小间隔1μs、曝光时间10ns、像素1000万的多个不同时刻的超高速瞬态变化过程图像,并在超高速碰撞靶试验中得到应用,获得了2~7km/s 撞击速度时碎片云的多序列阴影图像,该序列图像清晰地描述了碎片云的轮廓发展变化过程。该技术以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了超高速摄影机的功能,满足目前碰撞试验粒子的飞行姿态及碎片云显示需要,并可以应用于其它超高速瞬态过程测量及流场结构显示。  相似文献   
66.
红外 可见光双目系统既能感知目标的温度,又能获取目标的颜色、纹理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产生中获得较多的应用.红外相机由于和可见光相机成像机制的不同,在标定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靶标.本文提出了一种红外 可见光双目系统像素级的快速标定融合方法,通过设计了一种圆孔形靶标,实现了一步法标定,在可见光相机像素坐标系下像素质心标定精度小于1个像素,可用于大批量的低成本的民用红外标定产品系统.  相似文献   
67.
哈勃星空     
《飞碟探索》2012,(6):64-64
1.冲出茧状气团的射线2010年11月3日,美国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证实:离地球约1.6亿光年的UGC5189A星系一颗超新星SN2010jl,发出的紫色X射线冲击波突破了包围它的茧状气团。哈勃望远镜也"看到"它发出的红、绿和蓝色的可见光。研究显示:一些异常明亮的超  相似文献   
68.
陈全育 《航天》2010,(12):8-9
11月7日上午11时27分22秒,于11月5日成功发射的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二颗试验应用卫星风云三号02星经过卫星姿态稳定度等调整,在绕行地球33圈后,打开了星上第一个遥感仪器——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的可见光通道,成功进行了对地观测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69.
小口径武器膛口流场可视化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发射条件明确的高分辨率膛口流场可视化实验,对深入揭示膛口流场的发展机理、改善武器性能、验证数值方法的可行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别在光膛口及安装不同膛口装置条件下,采用直接阴影法对小口径武器膛口流场进行了可视化实验,获得了大量清晰地高分辨率时序阴影照片.这些照片清楚地再现了各条件下的冲击波/激波、弱压缩波、接触间断、射流边界等在内的典型膛口流场特征.据此,详细讨论了不同条件下的流场结构及动力学发展过程.这些可为数值计算及相关武器研究提供直接的实验对照和参考.  相似文献   
70.
使用面包板模型和仿真方法,在实验室内研究月球指向就位测量望远镜(ILOM)的基本特征,如望远镜星像中心点位置精度、温度效应、倾斜以及地面震动的影响。使用这个技术预期在月球表面观测月球自转时可以达到1ms的精度。将在地面上开展测试验证观测以全面评价达到优于0.1″观测精度目标所需条件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