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272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1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针对美国MicroPNT计划中的单兵导航技术开展了理论分析、样机研制及试验工作,设计了单兵导航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基本算法,分析了室内作业的定位和指挥需求,分析了影响系统实现和定位精度的关键因素,研制了原理样机并开展了导航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机电惯导系统+零速修正的方案来实现单兵导航的方案是可行的;以目前微机电惯性仪表的性能水平,有望实现100米/小时的定位精度;随着微型惯性仪表性能的提高,有望在5-10年内实现定位精度10米/天的单兵自主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32.
将DDS(直接数字合成)与PLL(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相结合,采用多环并列流水线结构,设计出混合扩/跳频系统的载波频率综合单元。利用DDS技术可实现频率分辨率高、转换时间快等要求,利用PLL技术可实现杂散抑制性能高、扩展宽带等要求,并采用多环并列硬件结构保证了系统的跳变速度和宽频带指标。经闭环测试平台的测试,系统达到350~1800MHz带宽可变,频率跳变速度10 000跳/s可变,杂散抑制优于-80dBc。文章首先给出详细的硬件设计方案及其实现,同时理论分析了个各项指标的优化,最后给出闭环测试平台的搭建以及最终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3.
AP/HTPB复合推进剂微尺度燃烧模型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永杰  余永刚  叶锐 《推进技术》2013,34(11):1567-1574
为了研究AP/HTPB复合推进剂微尺度燃烧与流动特性,建立了二维三明治结构的稳态燃烧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气相火焰热反馈与固相组分热传导之间的耦合,通过对气相求解完整的N-S方程组,获得了AP/HTPB的燃速与微尺度燃烧场各物理量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升高,燃烧火焰由预混结构逐渐发展为扩散结构;压力越高,火焰热释放及其对燃面的热反馈越强,燃面的温度与燃速越高,燃速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AP/HTPB交界点附近气体组分发生强烈的扩散反应,侧向速度对燃烧与流动有显著影响。   相似文献   
134.
发动机稳态与过渡态控制集成设计仿真验证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研究了某型涡扇发动机全飞行包线稳态与过渡态控制集成设计问题.首先利用根轨迹分析法和时域分析法设计了从慢车状态到最大状态的多个比例积分(PI)设定点控制器,并利用增益调参和换算参数得到了全飞行包线的稳态控制器参数.然后将加减速控制计划与稳态控制通过max/min逻辑进行集成,考虑了抗积分饱和功能及设计了相应的抗积分饱和模块,最后得到的集成控制系统在软件MATLAB/Simulink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集成控制系统稳态时抗扰动性能良好,过渡过程中曲线平滑,有效利用了各种限制条件还兼有抗积分饱和功能并且能进行平滑切换.   相似文献   
135.
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燃速压力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仁 《推进技术》1980,1(1):40-52
复合固体推进剂是由无机氧化剂,有机粘合剂,金属燃料以及各种添加物所组成的非均相混合物。这种推进剂的燃烧过程是由一组在气相,液相及固相中同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及传热、传质等物理过程所构成的一种复杂过程。因此,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燃烧速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燃烧室压力,装药初温,氧化剂的类型、含量、粒度及其不同粒度的配比,粘合剂的类型,燃速调节剂的特性等都会影响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燃速。然而,在上述诸因素中,压力是影响燃速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6.
针对一种轴向喷注端面燃烧固液火箭发动机开展了研究,分析了该类发动机的燃烧机理,建立了考虑气-固边界耦合及燃料热解的发动机燃烧流动仿真模型,对发动机内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认为:发动机内存在端面燃烧和侧面燃烧两种燃烧状态,燃烧状态主要受氧化剂流速的影响.当氧化剂流速跨越转变速度后,燃烧状态发生改变.发动机流场数值仿真结果同样表明:不同氧化剂流速下发动机内存在上述两种燃烧状态,仿真得到的转变速度区间与文献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7.
降低颗粒粘结高燃速推进剂初始压强峰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降低颗粒粘结高燃速推进剂发动机试验时的初始压强峰,分别采用降低点火药量,改变燃喉比、燃通比,内外表面涂钝感剂和控制内、外燃通比之比小于1等方法进行了发动机试验,获得了每种条件下的压峰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控制内、外燃通比之比小于1的装填条件,可使其高燃速推进剂的压峰比小于1 3。  相似文献   
13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燃速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佩进  吕翔  何国强 《推进技术》2004,25(2):156-158
采用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通过一维模型的分析计算,表明了该方法应用于燃速相关性研究是可行的,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初步建立了的燃速相关性二维模型,考虑了发动机尺寸效应对燃速的影响,并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二维模型有较高的燃速预示精度。可以利用该方法开展燃速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9.
复合推进剂中的降速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燃速测量、热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草酸铵、碳酸锶、碳酸锶/草酸铵、碳酸锶/草酰胺等添加剂对AP/HTPB系推进剂燃速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几种添加剂均可不同程度地使推进剂燃速降低,其原因是添加剂促使AP的分解峰温向高温方向移动以及使AP分解的活化能增加。不同添加剂的影响机理有所不同:草酸铵的分解产物阻碍AP低温、高温分解,从而使AP分解峰向高温方向移动;碳酸锶和AP分解产物高氯酸反应产生不易分解的高氯酸锶使AP分解峰温升高;同时由燃速测试结果发现,在压强大于5MPa时,碳酸锶/草酸铵、碳酸锶/草酰胺产生协同作用,使推进剂降速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碳酸锶与草酰胺的组合,不但使推进剂燃速降低明显,而且压强指数的降低幅度也最大,是一种良好的复合型降速剂。  相似文献   
140.
谷迎松  杨智春  李斌 《航空学报》2009,30(12):2311-2315
 在鲁棒颤振分析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乘性速压摄动表达式,使得颤振系统成为不确定性系统,并直接应用简谐气动力建立其μ框架,从而可以通过频域μ分析预测颤振临界点。导出了判定颤振临界点的μ极值条件,并给出其算法实现。该方法属于频域方法,在理论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无需求解颤振特征值,从根本上避免了经典的颤振分析方法中可能出现的“窜支”问题。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与p-k法所得结果精度相当,适用于工程颤振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