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143篇
航空   1361篇
航天技术   163篇
综合类   257篇
航天   2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某型直升机飞行过程中出现左侧发动机燃油压力低故障,通过原理分析及试验验证,对故障进行了定位,排除了燃油增压泵故障、燃油箱通气管路堵塞、电源系统及相关线路故障等可能,将故障锁定在燃油导管受挤压变形上,进一步分析确定了该导管受挤压变形的原因,并进行了技术处理,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362.
訚耀保  王玉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12):3058-3064
为分析射流管伺服阀射流管喷嘴高压射流区的特性,建立了射流管伺服阀前置级数学模型,得到了射流管偏移值、射流管喷嘴半径和接收孔半径对接收器压力分布、喷嘴出口流速及接收器的左右孔恢复压力的影响规律.流场分析发现射流管喷嘴的高速射流出口处容易产生旋涡,且存在环状负压效应.结果表明:高压射流状态下,射流管喷嘴半径增大,恢复压力增加;接收孔半径增大,恢复压力降低.接收孔半径与射流管喷嘴半径之比的最佳取值区间为[1.3,1.5].当射流管偏移值增大时,在偏移值增大一侧,射流管与接收孔之间的有效流体接收面积增大,射流管与接收孔之间的流体旋涡扩大,内部流场环状负压效应增加,接收孔恢复压力降低.   相似文献   
363.
针对主动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实际工作条件,利用电加热管设备开展了超临界压力正十烷流动和传热特性实验,目的在于获得适用于发动机传热设计的燃料对流传热关联式。管子材料为不锈钢、内径1.5 mm、外径3.0mm、长度1300mm。采用K型热电偶测量管壁沿程外壁温。实验中正十烷压力约4.0~4.3MPa,温度约335~870K,流量分别为0.93、1.24和1.86g/s。正十烷的流动经历了层流、过渡和湍流3种流态。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实验数据,获得了正十烷在3种流态下的传热关联式。通过外壁温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对比,验证了本文给出的传热关联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64.
微话题     
《今日民航》2013,(5):21-21
#民间#【手工毛笔在寂寥中远逝】随着机器制笔的出现,人们书写习惯的改变和办公室自动化的冲击,毛笔风光不再,全国毛笔的制作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今日民航:毛笔,中国传统的书写绘画工具,历经千年演绎。一笔一画间的留白,一浓一淡间的转换,勾勒的是中国书绘艺术的独特韵味。"千万毛中拣一笔"、"毫虽轻,功甚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这样形容毛笔制作的复杂和辛苦。  相似文献   
365.
风洞试验中测压管路信号畸变及修正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分布摩擦模型和试验方法分析了简单测压管路系统的信号畸变,分析了数学方法和机械方法修正测试信号的优缺点;讨论了不同参数对管路系统传递函数的影响,同时说明了试验中常见管路连接、弯折、挤压对管路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合理利用管路共振效应提高测试数据信噪比的思想,并基于此提出了管路系统的选择及定量的评价准则.结果表明:采用分布摩擦模型理论修正测压管路系统脉动畸变信号是可行的;管路等内径连接、轻度弯折、轻度挤压不会对管路的传递函数造成影响;通过笔者提出的定量评价标准可以高效的选取合理的管路长度.  相似文献   
366.
乙烯和汽油多循环脉冲爆震发动机起爆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脉冲爆震发动机(PDE)结构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在内径为40mm、长为1050mm的气动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样机上,进行了气态乙烯/空气和液态汽油/空气的多循环起爆特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5,30Hz和40Hz下都能在乙烯/空气中成功触发爆震波,40Hz下产生C-J(Chapman-Jouguet)爆震波,传播速度为1724m/s(低于C-J爆震波速度理论值1832.45m/s的5.6%),峰值压力为3.01MPa(高于C-J爆震波压力理论值2.79MPa的7.88%).在相同结构下,汽油/空气未能完成由缓燃向爆震转变的过程.通过对比两种燃料下的试验结果发现:相对于气态燃料,液态燃料受其蒸发过程的影响,在爆震管内的火焰加速缓慢,需要更多的强化燃烧装置来加速火焰,带来的总压损失也更大.因此,对于液态燃料改善雾化和蒸发,提高可爆混气的质量是其实现低阻起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7.
利用基于多循环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实验获得了沿爆震室轴向9个位置的实时压力数据,经过对数据进行时域和频域的分析处理后,利用MATLAB软件的GRIDDATA函数拟合出了6个工作频率下某个循环时爆震室内压力随轴向位置及时间变化的三维图形.通过对拟合后的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发现采用爆燃向爆震转捩(DDT)方式起爆会在爆震波形成前生成一个局部爆轰区、爆震波形成后平均速度维持在1000m/s左右,且峰值压力升高、随机性增大.该实验的研究结果为爆震室的结构强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8.
张宇飞  陈海昕  符松  张淼  张美红  刘铁军 《航空学报》2012,33(11):1993-2001
发展了一套基于遗传算法优化/Navier-Stokes方程分析的运输类飞机机翼/发动机短舱一体化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保证该方法工程实用性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设计变量模块化、局部优化全机分析、超临界压力分布约束条件等。通过采用适当的计算网格、并行算法及数值方法,使得基于遗传算法优化/Navier-Stakes方程分析设计方法的运算时间在工程上能够接受。运用该设计方法对下单翼运输类飞机机翼/发动机短舱一体化设计开展了单点优化和两点优化,结合二者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单点优化得到的机翼压力分布呈现无激波特点,阻力系数随马赫数变化比较剧烈;两点优化得到的机翼压力分布为弱激波形态,阻力随马赫数变化比较缓和,所设计的机翼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369.
气膜约束对轴系固有频率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10kg转子进行自由状态和有气膜约束两种状态下的试验模态分析,试验结果给出了转子平动、锥动和一阶弯曲时的固有频率及其振型等模态参数,分析了轴承供气压力变化对轴系固有频率的影响.进行了轴系升降速试验,结果表明:气膜约束下的模态分析结果比自由状态下的更接近于升降速试验的结果.试验结果为气体轴系固有频率的确定以及控制参数的选取提供了依据,也为下一步轴系振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0.
在机电综合管理框架下,设计了飞机液压系统仿真平台,介绍了仿真平台的设计思想和总体架构,阐述了仿真平台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分析了根据流量压力模拟液压负载用户外特性的思想,采用平均油温计算法对飞机在不同飞行阶段油液温度进行了模拟.给出了飞机液压综合管理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仿真测试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液压系统仿真平台上,能够有效地实现实际液压系统的所有功能特性,为飞机机电综合管理的最终实现提供有利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