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89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51.
长征 《航天》2010,(11):20-25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长征三号丙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丙)静静地伫立在金色的阳光下,等待着振翅高飞,奔向月球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52.
概述了通信卫星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回顾了国内外通信卫星和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发展通信卫星和卫星通信所面临的困难、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通信卫星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3.
核热推进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宏图 《火箭推进》2011,37(4):1-11
分析了核热推进相对于现有传统推进技术的优势,介绍了可能的技术实现途径,重点是目前已经实现的固相核热推进技术,并归纳了有关文献对于固相核热推进技术的空间应用分析结果;介绍了核热推进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当前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我国发展核热推进技术提出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54.
《中国航天》2003,(1):18-18
本刊讯2002年12月16日,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召开了建院45周年纪念大会。国务院总理朱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中共中央委员、总装备部部长李继耐在贺信中对一院45年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共中央委员、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安东,中共中央委员、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海军副司令员沈滨义,二炮副司令员张翔,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夏国洪等来宾,…  相似文献   
55.
某改型飞机时差动导数对尾旋时间历程估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了利用欧拉方法计算的某改型飞机尾旋时间历程结果,文中比较了使用和没使用洗流时差动导数数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说明洗流时差动导数数据在这种模拟计算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使计算结果更合理。  相似文献   
56.
57.
<正>2001年,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红公司")成立,为我国宇航能力提升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成立10余年来,该公司在小卫星制造领域多次力拔头筹,成绩喜人。特别是今年高分-1卫星的成功发射,更为我国今年航天发射取得了开门红。为了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东方红公司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平台)、科研管理、企业文化以及重点型号等,本刊记者对东方红公司总经理葛玉君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58.
安中彦 《航空发动机》2021,47(4):131-140
航空涡扇发动机是军民用飞机的主要动力装置,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试验目的是验证发动机整机及零部件结构的强 度、变形、振动、疲劳、蠕变、损伤容限、寿命及结构可靠性等是否满足设计规范、标准和实际使用需求。目前,中国开展的相关结构 强度试验种类主要有零部件振动、转子件、结构静力与疲劳、热强度等试验。从航空涡扇发动机对强度试验的需求分析出发,对其 强度试验技术进行概述,归纳了研制规范和技术发展方面对强度试验的需求,简述了强度试验技术国内外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认 为中国与国外先进水平在试验硬件设备、适航性专用试验技术和能力、先进试验技术的自研能力方面存在差距与不足,提出夯实 现有强度试验相关的技术基础、紧跟先进的强度试验技术发展、提升围绕发动机极端工况需求的研制能力的强度试验技术的发展 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9.
本文结合苏联60年代制定的登月计划,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登月服从技术任务书的制定到最后人穿着试验的相对完整的研制历程。登月服的主要研制单位“星星”公司,在借鉴舱外航天服的设计思想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试验、计算和改进,最终研制出了登月航天员使用的“隼”型登月服和“鹫”型登月服,以趸飞船指令长使用的“海鹰”型航天服。在服装的壳体、关节和生保系统等关键系统的研制上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许多设计思路一直延用至今。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