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75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了改善发散场离子推力器束流均匀性,提出与放电室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分布相匹配的变孔径栅极设计方案。采用粒子云网格法(PIC)和蒙特卡洛碰撞(MCC)结合的数值计算方法(PIC/MCC)对变孔径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并与现有设计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设计不同分区电势、离子密度和束流平直度等参数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设计,变孔径设计栅极中心区域轴向电场强度变小,鞍点电势绝对值降低1.8V,离子聚焦点内移,离子密度降低,束径变小;边缘区域电场强度增大,聚焦点外移,离子密度提高,束径增大。引出束流发散角变小,平直度由原来的0.41提升至0.57,离子推力器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82.
为对进气道和风扇联合流场一体化进行计算,在常规激盘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改进的分裂激盘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与原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分裂激盘模型相对常规激盘模型的准确性。通过使用分裂激盘模型对压气机部分模化,分析了包含分裂激盘模型的进气道风扇联合流场数值模拟问题。研究表明:分裂激盘模型可以有效地消除激盘模型假设产生的误差,数值模拟结果更接近全3维模拟结果,为进/发一体化联合流场的数值模拟提供1种可行的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83.
智能测试发射技术是智慧火箭概念的关键环节,快速机动是实现智能测试发射的重要发展方向。针对我国运载火箭测发周期较长、地面测试设备复杂、缺乏机动发射能力的情况,CZ-6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以可靠、简易、快速、集成为主要特征。通过采用"总线为主、无线为辅、有线配合"的综合测试模式,结合军用方舱结构形式、高集成度测发设备、大流量数据传输与实时判读等关键技术,配合火箭总体实现了CZ-6运载火箭7 d快速简易测发的目标,为未来智慧火箭的智能测试发射打下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4.
海洋富钴结壳是海洋矿产资源中经济价值高又极具战略意义的矿产之一。富钴结壳主要位于海洋的海山表面,因所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所以开采难度非常大。基于遗传算法对钴结壳采矿系统中关键的采矿车行走路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5.
为做好高高原机场在签派放行、运行控制和飞行监控方面的工作,文章以"成都-红原-成都"往返航线为研究标本,通过对红原机场地理环境、气候特征、保障能力和运行特点展开研究,分析得出签派放行该机场的油量政策,进而在民航相关规章的范围内完成航线一发失效飘降和客舱释压紧急下降程序制作,梳理出航班安全飞行的关键因素,达到解决运行控制难点的目的,研究结论在同类机场和航线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6.
基于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的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软件复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测发控软件的复用成为当前运载火箭地面软件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软件复用技术,该技术将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运载火箭地面软件的复用,在加快试验进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程序的可靠性。目前,该技术已被成功应用在某新型运载火箭的地面测发控软件中。  相似文献   
87.
通气发房是民机风洞试验中模拟发动机效应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调整通气发房出口面积,可以对通过发房的流量进行控制,实现所需模拟的流量系数,保证进气流场的几何相似性。失速特性是民机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大量的低速风洞试验工作都着眼于着落构型下失速特性的研究;而在失速特性的适航审定试飞时的发动机将处于慢车功率状态,因此以模拟慢车流量系数作为低速风洞试验通气发房的设计目标,有助于在风洞试验中对失速特性进行预测。慢车功率时,由于发动机风扇压比很小,如保留外涵喷口形状,通气发房还能近似模拟风扇的喷流效应。发动机在慢车功率下的流量系数在0.5附近,为实现这一流量系数,在设计通气发房时,需调整内涵出口面积,使发房的总出口面积接近唇口面积的一半。CFD计算证明这种设计方法得到的通气发房基本能够实现预期的流量系数。  相似文献   
88.
为提高舰载机的复飞成功率和生存率,基于发动机动态模型和舰载机气动模型,以舰载机复飞过程为任务剖面,依据能量法建立了能够准确表达舰载机动态特性的飞/发一体化控制模型.结合舰载机复飞时发动机使用特点,给出了发动机供油规律和控制规律.基于飞/发一体化控制模型,得到了舰载机复飞时着舰重力、甲板长度和甲板风速等参数的关系,为保证...  相似文献   
89.
火箭测发控软件是地面的核心软件,其重点业务需要使用软件冗余技术来保障发射的可靠性。本文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B/S架构的测发控软件系统设计方案,并在虚拟化平台上实现软件冗余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测发控软件可靠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90.
小天体采样探测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天体采样探测是探索宇宙奥秘及寻找地外稀有资源等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深空探测任务的热点领域之一。文章在总结近40年小天体采样探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国内外现有小天体采样探测技术的种类、特点和适用性,分析微重力环境下针对接触即走短期着陆采样方式研制的射弹溅射及气动等采样探测技术;提出未来小天体采样探测技术可能的发展趋势,例如针对长期着陆采样返回探测的表面锚固技术及复合高可靠的采样探测技术将成为研究重点。上述分析成果对我国深入开展小天体采样返回任务,把握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