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8篇
航天技术   68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7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41.
近日,中星-11卫星正式在轨交付,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6岁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中星-11卫星是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红-4平台的第10颗发射星,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自主研制的民用、商用通信卫星中装载转发器台数最多、有效载荷功率和整星质量均最大的卫星。其采用的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通信卫星性能,推动了我国大容量、长寿命、高可靠通信卫星的发展。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星-11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魏强。  相似文献   
142.
针对卫星平台振动严重影响空间光通信跟瞄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液晶偏转控制系统的扰动补偿方案。建立了液晶偏转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为了提高收敛速度,设计了基于后验估计误差RLS格型滤波算法的自适应控制器。引入了变阶算法,不但实现了快速、高精度的扰动补偿,而且在没有增加计算量的情况下,消除了高定阶RLS自适应算法中大的暂态响应,改善了控制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补偿后的扰动残差在10-6rad量级,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3.
实践四号卫星与小卫星平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实践四号卫星研制过程中技术成果的继承和改进情况,以及CAD在这颗卫星设计中所起的作用。并对我国发展小卫星平台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4.
江南 《国际太空》2012,(11):32-34
随着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市场的不断发展,小型通信卫星市场也随之扩大。据预测,市场需求在2012年后进入高峰,其市场规模为每年大约7颗卫星。为此,欧洲航天局(ESA)制定了先进通信系统研究-11(ARTES-11)计划,用于研发欧洲的小型静止轨道(SGEO)卫星公用平台—LUXOR卫星平台。该卫星平台由德国OHB公司领军研制,参与者包括瑞典空间公司、瑞士Oerlikon空间公司、卢森堡空间公司等。  相似文献   
145.
新一代通信卫星平台综合电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平台电子系统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卫星的先进性,随着通信卫星平台载荷容量的增大及功能的扩展,对星载电子系统提出了高性能、高可靠、智能化、集成化、小型化、产品化等要求。目前,国外通信卫星平台已经普遍采用了"综合电子"的设计理念,综合电子系统主要任务涵盖了数据处理、星务管理、供配  相似文献   
146.
"步子再大一点、快一点,加速我国通信卫星产品国际化进程。"这是集团公司袁洁副总经理在调研中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提出的新要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是我国重要的同步轨道卫星总体研制单位,承载着中国通信卫星发展以及对外出口的重任,从2008年7月成立至今,短短3年时间,国际市场开拓项目近40个,其中,签约及履约的国际市场项目有9个。2011年,该部成功发射了5颗静止轨道通  相似文献   
147.
研究舱间线缆动力学模型及其扰动传递特性,是深入考察连接线缆刚柔耦合效应影响的重要依据。以绝对节点坐标方法(ANCF)三维缩减曲梁单元模型为背景,考虑线缆的大变形特性,构造新的大变形线缆单元弹性力模型。在此基础上,用数值方法对典型约束工况下线缆单元弹性力模型进行计算和分析,获得位移-扰动力线性关系下的两舱振幅范围。此外,结合有限元方法,获得了舱间线缆不同布线构型的等效结构刚度矩阵模型。结果表明:布线过程中合理排列不同材料性能线缆,可有效降低耦合效应的影响,为后续舱间线缆布线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8.
星间光通信中振动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罗彤  李贤  胡渝 《宇航学报》2002,23(3):77-80,88
星间光通信是极具前景的空基通信方式。通信双方光束的捕获,对准和跟踪为星间光通信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光通信终端作为卫星的有效载荷,受到卫星平台及空间环境的影响。本文首先概要地说明了星间光通信对准和跟踪系统的设计要求,分析了卫星平台振动,给出了典型的振动功率谱密度,可行的扰动抑制方法和APT系统的设计。最后设计了跟踪子系统,对其扰动抑制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9.
为满足先进航天器超高指向精度(优于10-4(°))和超高姿态稳定度(优于10-6(°)/s)的需求,研究了一种"振源与载荷动静空间隔离、控制主从协同"的卫星平台设计方法。采用八杆非接触磁浮机构实现振源与载荷的动静空间隔离,消除平台微振动对载荷的干扰;采用载荷为主,平台为辅的协同控制策略,合理有效利用"死区"间隙非线性,实现了卫星的"超精超稳"控制。仿真验证了平台的双超性能。该方法解决了传统设计中平台微振动导致载荷指向精度和稳定度难以提升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50.
第二代490N发动机热控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因第二代490 N发动机点火而导致其周边重要结构件温度偏高的问题,重新对发动机周边结构件的热控进行了设计,包括采取隔热垫、高温隔热屏、热防护筒及控制对接框表面状态参数等热控措施,同时利用TMG热分析软件对改进的热设计进行了分析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对接框在发动机点火期间的最高温度为57.5℃,小于温度指标上限值(70℃),且余量充足;发动机支架的热变形情况也满足指标要求,验证了改进热控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