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23篇
航天技术   186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82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晓帆 《国际太空》2009,(2):8-11
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11月14日19:55,载有7名航天员的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此次任务代号为STS-126,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24次飞行,第27次飞往“国际空间站”,也是奋进号航天飞机的第22次飞行。  相似文献   
152.
平流层浮空器囊体材料具有非线性、黏弹性、各向异性和不能抗压等特点,起皱现象是在升空膨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形变状态,褶皱的扩展会影响整个囊体结构的受力状态,改变囊体变形和应力分布.同时,褶皱的存在还会影响囊体结构的动力学行为和空间环境下的热力学分布.通过主应力-主应变相结合准则对褶皱区域进行判别,采用修正褶皱单元的本构矩阵方程的方法对褶皱区域进行处理,地面充氦气试验证明了新方法的模拟结果更加接近测试值.从而为平流层浮空器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3.
2013年9月18日10是58分,由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研制的"天鹅座"货运飞船在"安塔瑞斯" 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沃勒普斯岛基地发射升空,并在再度推迟后,  相似文献   
154.
《中国航天》2011,(3):47-47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2月24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执行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它2月26日同空间站对接。机上乘有6人。这次发射曾拟在去年11月初进行.但因出现氢气泄漏和随后发现外贮箱一些部件存在开裂问题而多次推迟。代号STS-133的这次任务是发现号最后一次飞行,原定持续11天,后延长2天。发现号此行把“永久多用途舱”(PMM)送上了空间站。  相似文献   
155.
宋丽芳  许斌  黄希  杨蕾  刘淮宇  陈晓光 《航天》2011,(11):20-23
地面体检煞费苦心 天宫一号虽然使用了很多成熟的技术。但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也非常多。单看天宫一号的个头——长10.4米、直径3.35米,就比以往的飞行器大很多,如何保证它能够成功升空,顺利完成交会对接任务,并在太空平安地飞行两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科研人员为此煞费苦心,做了大量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56.
空间扫描     
美国空军的2颗MITEX任务卫星发射升空它们属于技术实验卫星,在2006年6月21日由德尔他-2火箭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57.
在1952年7月19日和26日两个晚上,美国首都华盛顿上空悠悠然盘旋着一批来历不明的飞行物。美国空军司令为了保护美国的安全,命令喷气式战机出击,但刚一升空,不明飞行物就“唰”地一下全都消失了;等到战机返航,它们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华盛顿上空。它们就像与美国空军玩捉迷藏游戏一样,一直折腾到天亮,将闻名于世的美国空军着实戏弄了一番。  相似文献   
158.
经过数次推迟.盼望已久的“气味”卫星终于在2004年7月15日从美国的范登堡空军基地由德尔它们火箭发射升空,它将与另2颗已升空的卫星会合,全面探测地球环境.为保护人类的摇篮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59.
2006年9月13日0时2分,中国自行研制的“中星-22号A”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火箭升空25min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已顺利进入近地点207km,远地点42000km的预定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60.
慧闻 《国际太空》2006,(6):9-16
□□2006年4月15日,中国台湾的6颗"福卫"-3卫星由1枚"人牛怪"(Mino-taur)火箭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火箭升空后一切正常,并在飞行14min25s后分离出第1颗卫星,尔后每隔大约1min分离出1颗卫星,直到发射后19min20s,6颗卫星都按计划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发射7h52min后第1次经过台湾上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