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04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宇航材料工艺》2006,36(1):F0002-F0002,F0003,F0004
钛合金粉末冶金技术:钛合金的粉末冶金技术是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钛合金部件制造技术,与传统铸,锻技术相比,高性能钛合金粉末冶金技术有如下优点:材料性能高,可达到不低于锻件的水平,且易于制备形状复杂的产品,成本较低,而且还可以通过粉末冶金技术实现多种功能钛基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  相似文献   
142.
激光表面等表面处理工艺已用来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而最近的UV激光的进展则扩大了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限。下图表示了这些激光的电磁波范围。  相似文献   
143.
概述了几年来多数工厂实施新标准GB700—88《碳素结构钢》时,把旧标准GB700—79《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中的A3钢一律套改成新标准中的Q235—A钢,这样易陷入多种“误区”——形变性能、冲击韧性、焊接性以及紧固件性能等得不到保证的观点,并对其几个误区作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44.
疲劳及影响疲劳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疲劳问题的重要性和疲劳破坏现象,以及影响疲劳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的化学成份、热处理、试件大小、表面粗糙度、应力状态等等。  相似文献   
145.
喷丸、激光冲击和表面机械研磨等高速冲击表面处理技术可有效提高金属材料的抗疲劳性能、耐应力腐蚀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等,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航空航天、汽车、船舶以及核工业等领域。本文对喷丸、激光冲击和表面机械研磨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进行介绍,综述了相关高速冲击表面改性技术对铝锂合金、高温合金、钛合金和高强度钢等先进材料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显微硬度以及表层微观组织等表面完整性参数的影响规律,最后对高速冲击表面处理技术在国内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6.
本文分析了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以南昌航空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多渠道探索了"三三五"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即建立了三层次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了三类型科研合作,制定了五支撑机制.同时分享了产学研合作成果,为材料类专业产学研合作及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7.
激光增材制造支持结构设计创新、快速研制和验证,是当前航空装备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增材制造方法,其中激光选区熔化主要应用于复杂精密功能结构的精确近净成形制造,激光直接沉积主要用于大尺寸复杂承载结构的制造。为支撑航空领域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的战略布局,本文对激光增材制造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指出增材制造发展重点必然会转向产品的冶金质量、力学性能及其稳定性控制方面,增材制造设备的在线监测、参数自整定控制等智能化功能的研究开发正成为设备的研发热点,基于损伤失效分析、寿命预测研究的增材制件力学行为研究以及基于元件、特征结构的性能考核验证技术,开始引起工程应用部门的关注。在对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2035年航空领域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政策和环境支撑、保障需求,并给出2035年技术发展路线图建议。  相似文献   
148.
增材制造(AM)技术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合金构件的加工制造,而很多增材制造合金构件承受循环载荷,疲劳失效破坏十分普遍。通过建立考虑增材制造过程影响的疲劳损伤模型,计算了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疲劳寿命。给出了弹塑性本构模型和考虑增材制造过程参数的疲劳损伤模型,进而给出了疲劳寿命计算的有限元数值方法;对增材制造金属材料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预测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并从疲劳数据的分散性及增材制造金属材料内部的孔隙率2个方面分析了计算误差;讨论了体积能量密度比对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疲劳损伤评定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9.
《航空发动机》2009,35(2):F0002-F0002
赵振业 院士,中国金属材料专家。1937年出生于河南省原阳县姚村,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曾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现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航空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学会理事。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