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285篇
航天技术   71篇
综合类   72篇
航天   1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新型旋流畸变网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磊  程邦勤  王加乐  戚洋  李军 《推进技术》2018,39(9):2110-2120
为进一步研究旋流畸变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叶片式旋流畸变网的设计方法,根据目标旋流场设置旋流畸变网的转向叶片和支撑结构,产生了4种特定流场结构和强度的旋流畸变。利用CFD技术对畸变网产生的旋流场与目标旋流场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旋流畸变网能够在指定的位置产生期望强度的整体涡和对涡旋流,并且能够准确复现出由S弯进气道和翼身融合体飞机形成的复杂结构形式的旋流畸变场;在气动交界面的3个测环上,畸变网产生的旋流场与4类目标旋流场的旋流角平均偏差分别为0.19°,0.64°,1.56°,2.48°,表明旋流畸变网对目标旋流场的复现有效性较强,满足了畸变网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572.
伞状可展开天线是"嫦娥4号"中继星为着陆于月球背面的"嫦娥4号"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的关键单机。对伞状可展开天线的设计原理和构造进行了描述,对天线在轨展开、网面成型与保持、超低温环境适应性等技术难点开展了分析。天线在轨展开采用缓释弹簧分布式驱动展开技术,具有布局灵活、轻便、安装体积小、可靠性高的优点,并开展了寿命、热真空环境展开等试验,验证了天线展开技术的正确性;采用双层网结构设计形式实现天线网面成型与保持,优化了张力网节点数量,开展了型面精度测试和型面在轨热变形预示,验证了天线在轨型面精度达到亚毫米级的设计指标,进一步确保了天线在轨性能满足任务要求;天线部组件最低温度达到–250℃的超低温环境验证结果,表明天线经历超低温环境存储后,结构无损坏,性能无下降,满足天线在轨环境适应性的要求,有效地支撑了"嫦娥4号"中继星中继通信任务的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573.
研究了2种适合针刺炭预制体纤维——预氧丝纤维和炭纤维的性能,并对比了2种纤维成网性能和针刺性能的差异。预氧丝纤维炭化后拉伸强度为2 000 MPa,低于炭纤维(≥3 000 MPa)。预氧丝纤维单丝断裂延伸率是炭纤维的4倍,针刺Z向纤维平均长度8~15 mm,是炭纤维的3~4倍;3K炭布/预氧丝网胎针刺预制体Z向剥离强度达到0.594MPa,而3K炭布/炭纤维网胎针刺预制体剥离强度为0.128 MPa。炭纤维网胎针刺预制体热处理过程尺寸稳定,可满足高强度薄壁C/C复合材料构件的使用要求。预氧丝网胎针刺预制体层间连接紧密,适合制备厚壁C/C复合材料部件,整体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574.
575.
给出了主要设计参数与设计目标;阐述了影响反射网精度的主要因素及误差分配;为对曲面的造型误差进行计算分析,建立了分析用模型,最后给出了结果分析及建议。  相似文献   
576.
《推进技术》1985,6(6):85-86
《推进技术》编辑委员会于今年六月十二日到十四日在北京航天部招待所召开了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共26人,因事、因病请假3人。会议由臧令千同志主持。刘兴洲同志作了报告。 十二日上午,由《推进技术》编辑部副主编邵新荣同志作80年7月至84年12月的工作小结。共分三个部分:1.概况:介绍了创刊以来《推进技术》的发展情况。由最初的油印内部资料发展为航天部第三情报网的网刊。继而发展为可以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国家一类刊物。2.读  相似文献   
577.
应急通信环境复杂多变,对无线传感网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给出了一种适用于应急通信的WSN的系统模型,并就网络拓扑、部署方式、感知模型、能耗模型以及覆盖和连通性进行了说明。然后,在介绍常规网络服务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WSN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全文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578.
网电一体战的作战目标是破坏和控制敌方的信息基础和战略命脉,摧毁和致瘫敌方的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分析了网电空间战的一般特点和军事特点,并结合网电攻击的案例分析了其对未来防空战争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作战空间由“地表维”和“垂直维”延伸至“网电维”,利用和控制网电空间将成为未来防空作战的主题,网电空间对抗成为提升未来防空作战能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579.
郝世勇  孟欣  王秉卓  王赛 《飞机设计》2021,(3):44-48,52
为了解决某型无刷直流发电机退网过程中出现的接触器拍合及退网转速过低的问题,利用故障树分析进行故障定位,通过故障复现试验,及不同批次电机对比试验,证明造成该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机内部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老化,其反电动势幅值过大,导致控制装置采集的转速信号瞬时值高于实际转速,发电机无法在规定转速下退网.通过在控制装置的方波整形...  相似文献   
580.
毫米波通信链路具有低延迟、高速率和高定向性的特点,能够实现高速率自组网通信和高精度节点定位。在通信定位一体化背景下,研究了毫米波自组网中的多用户资源分配问题。系统采用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多用户通信定位一体化框架,推导了基于位置估计误差界(PEB)和方位估计误差界(OEB)的多用户定位性能准则和基于数据速率的通信准则,建立了时域和频域的资源分配优化问题模型,在保障链路通信速率的前提下,最优化用户的定位性能指标。为了求解上述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引入广义Benders分解算法,将优化问题分解为主问题和子问题进行迭代求解,得到有效的资源分配结果,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资源分配对定位与通信性能的影响以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