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113篇
航天技术   161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2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91.
当前,我国已将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作为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是我国自行建设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定位和通信系统。它能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目前系统服务区覆盖我国和周边地区,可以保证我国重点用户在导航定位方面不依赖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或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卫星导航定位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2.
一、前言卫星导航接收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天线单元、射频单元、基带处理单元、微处理器和电源等模块组成。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原来的分立元件的接收机设计成芯片,使得体积、功耗、重量、成本进一步降低,性能进一步提高。卫星导航接收机专用芯片组的核心部件包括射频信号处理芯片(射频芯片)、基带信号处理芯片(基带芯片)和微处理器芯片。将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和微处理器合而为一的单芯片可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3.
雨水 《航天》2012,(2):64-64,F0003
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人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2011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这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人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4.
北斗系统格网电离层延迟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北斗系统下格网电离层延迟算法原理及建模方法。利用25个参考站的模拟数据,建立了覆盖我国地区的格网电离层延迟模型。通过仿真给出格网点(35°N,115°E)的格网电离层垂直误差及用户穿透点(36.94°N,118.44°E)的用户电离层垂直误差在一天内的变化,结果显示一天内格网电离层垂直误差及用户电离层垂直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0.871m和0.877m。  相似文献   
195.
针对陆地战车的自主性定位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光纤捷联惯导系统(FSINS)/DR/北斗双星组合导航系统方案,研究了多种子导航系统的测量信息融合技术。提出并介绍了Fiber—SINS/DR/北斗双星组合方案的设计思想与结构组成,讨论了信息融合的具体方法,并且针对融合后的测量信息设计了一种实用卡尔曼滤波器,最后进行了跑车实验。结果表明,组合方案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惯导系统的定位精度,同时满足陆地战车的自主性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196.
基于“北斗”的低空空域通航飞机导航监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ADS-B发射机定位信息主要取自GPS以及自身传输链路距离受限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北斗"的ADS-B监视技术,在深入研究ADS-B报文协议的基础上,将"北斗"通信作为ADS-B传输链路的补充,研究了通航飞机的无缝导航监视技术,设计了基于"北斗"定位源的多网融合的机载监视终端系统。利用锐翔电动飞机RX1E和搭建的监视中心系统对机载终端的ADS-B和"北斗"传输进行测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数据传输链路实现了对低空空域通航飞机的广域监视,机载终端发送的飞行态势信息实现了监视中心对低空通航飞机的在线态势感知。研究结果为服务我国通航飞机作业安全以及提高低空空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7.
北斗导航系统及其在无人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做了简要介绍。针对其在无人机(UAV)上的典型应用结构,系统地阐述了BD对无人机导航系统的可靠性、精确性、自主性以及机动能力等所起的改善和提升作用,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8.
序言     
<正>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应用奠定了我国自主时空信息服务基础,随之我国进入综合PNT体系发展建设新阶段。综合PNT体系将以北斗系统为核心,通过多类PNT技术手段协同与融合应用,实现更为精准、泛在和智能的PNT服务能力。通导一体化作为综合PNT核心手段之一,得益于通信极其广泛的覆盖性及日益增强的信息传输能力,依托通信网络对卫星导航系统进行补充、备份和增强,展现出显著的协同优势,因此也成为了领域研究的热点方向。通导一体化是通信和导航系统通过信号、信息、平台、网络等多层次的一体化设计,实现通信导航业务能力的协同与增强,其技术内涵横跨了通信、导航两大领域方向,属于交叉学科范畴。  相似文献   
199.
正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基本建成,导航卫星技术在国防建设、经济建设中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取得了初步的社会经济效益。北斗导航系统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防实力、带动科技进步等方面,正在发挥愈来愈重大的作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勇气和智慧铸造了今日导航卫星的成就。在回顾中国卫星导航史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创业时期"两弹一星"元勋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200.
精确处理和修正观测量偏差(OSB)是有效发挥多模多频优势,提升GNSS服务和应用效能的前提和基础,已成为国内外卫星导航高精度定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和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专门成立了工作组推动相关工作。然而,目前有关观测量偏差处理的方法仍存在着定义不统一、求解不严密、使用不便捷等突出问题,给实时高精度定位应用带来诸多不利因素。针对此,首先阐述了中国科学院(CAS)电离层分析中心码偏差产品的定义、估计策略和使用方法,然后给出了部分精度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CAS、CODE和DLR发布的码偏差参数一致性优于0.30ns,CAS码偏差月稳定性优于0.15ns。相关工作对于推动多模多频GNSS在电离层监测、高精度定位和授时定时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