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2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281篇
航空   2710篇
航天技术   168篇
综合类   271篇
航天   75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特种加工技术在新型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新型发动机上常用的几种特种加工技术,如高能束流加工、电加工、磨粒流加工以及特种焊接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62.
以亚音速、大展弦比的大中型民用飞机机翼挂装副油箱为研究对象,分析CCAR-25部中载荷计算的相关适航条款内容,考虑外挂物自身运动及机翼结构弹性变形对副油箱气动载荷的影响,给出了副油箱静载荷计算的过载—速度包线,高度—速度包线、载荷计算情况等,在工程应用成熟的《运输类飞机载荷计算程序包》基础上,采用亚音速稳态定常流升力线理论与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机翼简化为悬臂梁进行气动弹性修正,开展副油箱气动力弹性修正计算、惯性力计算、副油箱质量实时更新、包线筛选等功能模块的研究,通过工程应用其计算精度满足要求,形成了满足适航条款的副油箱静载荷计算方法,规范了副油箱静载荷的计算流程,拓展了《运输类飞机载荷计算程序包》的功能。  相似文献   
63.
64.
从专家系统基本原理出发,探讨和编制了光孔加工过程专家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知识库形式、知识获取方式、推理机制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65.
本成果是研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使切削区材料出现塑性急剧上升、变形抗力急剧下降的相变超塑性,在此状态下实现超塑切削。金属的塑性,是决定材料加工难易和表面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材料组织的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可使材料呈现伸长率特大和变形抗力特低,且有整体均匀变形的特性,这就是材料的“超塑性”。本工艺技术属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水平,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66.
混粉电火花加工表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混粉电火花加工工件表面的组成成分,探讨了混粉电火花加工获得低的表面粗糙度的机理。  相似文献   
67.
本从探讨操纵环加工质量问题入手,着重分析了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操纵环壁薄、件大,易产生装夹变形,加工变形和热变形;环上54个均布轴向槽,尺寸精度高,加工难度大。采取辅助工装、时效处理和线切割切槽等工艺措施,是提高加工质量的可行办法;加强设计、加工部门的技术协调和冷热加工之间的工序协调,强化质量管理,是防止质量隐患的极好措施。  相似文献   
68.
根据工装设计和生产的经验,提出提高工装生产的途径是:采用标准毛料和成组技术,优化设计,采用先进加工设备并优化加工工艺和调整检测程序,对工装设计,生产及其技术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于源  姜歌东  王小椿 《推进技术》2002,23(2):139-141,149
为消除因叶轮型线设计数据点的拟合误差所产生的不光顺现象,通过快速迭代算法反算控制顶点,插值得到叶片型线并生成叶片工作型面,在能量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曲率的目标函数,对叶轮型线进行光顺,为五轴数控加工的顺利完成奠定良好基础,该方法已在自行设计的叶轮CAD/CAM系统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0.
本刊发表的目的,是希望我公司职工从这篇启示中进一步总结经验,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