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222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NiAl合金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法制备和拉伸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反应热压技术(包括反应轴向热压(RHP)和反应热等静压(RHIP)法)制备的Ni50Al20Fe30(NiAl(Fe))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反应热压技术制备的NiAl(Fe)基复合材料中原位合成的TiC颗粒细小,分布均匀、弥散,但复合材料不完全致密,孔隙的存在损害了其拉伸性能。二次加工工艺可提高NiAl(Fe)基原位复合材料的致密性和组织均匀性,从而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2.
103.
近 2 0年来 ,苏联 /俄罗斯科学实验联合体科学中心 ,在礼炮 - 6、7及和平号空间站上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工作。这项研究工作是于 1976年在苏联科学院院士阿·尤·马里宁的领导下开始的。后来 ,从 1981年至今一直由莫斯科航空学院的院士尤·思·加科夫主持。这项研究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索阶段 (1976~ 1988年 ) ,建立了名为“晶体”、“岩浆”及“刚玉”的实验装置。根据国家计划与国际宇宙空间研究开发协作委员会计划 ,与其他国家一起在礼炮 - 6、 7及和平号空间站上完成了 40 0多项材料工艺实验。理论和实验…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满足飞机放火防爆要求,膜分离器作为机载油箱惰化系统的关键部件在国外军、民机已经装机使用,在国内膜分离器处于研制阶段,正逐步向军、民用飞机推广应用。分析了国内外现状,对膜分离器工作机理进行了阐述,详细论述了膜分离器研制过程中涉及到的膜材料、膜制备工艺、膜分离器,总结了影响膜分离器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膜分离器在机载惰化中应用的试验研究,总结了研发和应用中得到的经验,有利于膜分离器今后的研发和机载惰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5.
虽然复合材料在航空行业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但复合材料的使用却不一定具有系统性。因此,在使用复合材料之前,经过有力的论证是必不可免的。使用大量采用了结构缝合技术和非密实的预制件,设计和制造了整体的飞机结构和无紧固件连接结构。这都将大量减少了装配工具的使用,加快了装配效率,并且降低了重量。相对于传统的复合材料,该结构不但减少了腐蚀问题以及维修问题,并且还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06.
不连续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不连续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特点,介绍了其应用情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7.
108.
白龙腾  姜潮 《火箭推进》2012,38(6):52-58
对生产增强氟塑料的原材料P202和FR104两种聚四氟乙烯树脂性能进行了对比,采用“干法”制备工艺并对工艺参数进行改进,生产出FS-20d和FS-35d增强氟塑料。生产制品测试结果表明:“干法”制备工艺配方稳定、生产工艺稳定,制品的耐磨性能、耐高温性能、致密性、均匀性和相分散性均优于“湿法”制备工艺制品。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微藻航空煤油制备潜能及CO2减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考虑中国各地温度变化、水资源和CO2的供给能力等因素,分析了中国适合微拟球藻规模化养殖的地区;根据2013年沿海地区燃煤发电排放CO2量,结合蓬莱地区微拟球藻规模化养殖的实际数据,预测了中国微藻的年产量潜力及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利用这些微藻原料可制备航空煤油的潜力;并采用全生命周期模型GREET计算了微藻航空煤油相比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在全生命周期内中可减少CO2的排放量。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具有每年8894万t的微藻养殖潜力,这些微藻共可制备航空煤油1917万t;与传统航煤相比,制备1 t微藻航空煤油在全生命周期内相比传统航空煤油可降低CO2排放2.28 t。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