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航空   547篇
航天技术   126篇
综合类   118篇
航天   15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通过Abaqus建立铺层方式为[0/90]4s、[0/45/-45/90]2s、[45/-45]4s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铝合金单搭接胶接接头有限元仿真模型,使用循环内聚力模型(CCZM)模拟胶层的损伤演化过程,通过分析接头的刚度退化、裂纹扩展以及应力分布情况,探究铺层方式对CFRP-铝合金胶接接头疲劳行为的影响。将接头的疲劳寿命试验值与仿真值进行对比,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从[0/90]4s到[0/45/-45/90]2s再到[45/-45]4s,随着CFRP层合板中±45°铺层所占比例的增加,接头损伤累积阶段占全部疲劳寿命的比例逐渐减小,疲劳裂纹扩展阶段占比逐渐增加。CFRP-铝合金胶接接头应力主要通过纤维由CFRP端向铝合金端传播,且在±45°铺层的交叉处出现的应力集中破坏了裂纹扩展速率沿搭接宽度方向的均匀性,随着±45°铺层所占比例的增加,接头搭接区域沿宽度方向的中部裂纹扩展速率与两侧区域的裂纹扩展速率差逐渐增大,胶层破坏所呈现...  相似文献   
922.
在利用机器人实施大型飞船舱体的原位加工时,对舱体旋转变位次数与机器人整体加工性能的关注引入了一双目标优化问题。本文基于机器人刚度特性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舱体变位方案优化方法。首先,设计了以机器人笛卡尔刚度为基础的特征加工质量评价指标,并建立了原位加工过程模型。其次,为应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加工过程的双染色体编码方法及相应的交叉变异算子。此外,通过修复算子处理频繁出现的非法编码,保证了算法的寻优效率。仿真及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适当增加舱体变位次数能够有效提升机器人的加工性能,并在工质量和时间成本上实现综合优化。  相似文献   
923.
针对分子筛氧气浓缩器(MSOC)退化试验(DT)研究不足及分子筛床(MSB)退化失效影响因素不明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氧气浓缩器退化试验设计方法。在分析氧气浓缩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确定了造成分子筛床退化失效的主要因素,并搭建了分子筛氧气浓缩器退化试验系统,通过多组对照试验确定并验证了退化试验的最佳试验高度为9 km;基于正交试验思想设计了分子筛氧气浓缩器退化试验方案,采用9组典型试验即可获得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减少了试验次数,降低了试验成本,提高了耦合试验的效率。该试验设计可以模拟受试设备的真实工作环境,并可有效降低试验因素变化对试验结果初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4.
锁斌  闫英 《航空学报》2022,43(3):479-491
针对已有方法难以定量给出产品加速退化试验(ADT)结果可信程度的问题,以正常应力下的试验数据为基准,基于面积度量思想提出了一种加速退化试验结果可信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基于加速退化试验数据和基准数据的概率分布距离,构建了加速退化试验可信性的面积度量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归一化、无量纲的加速退化试验可信度指标CIA,并基于时间重要度的概念将多个单点的CIA综合成一个可反映整个产品加速退化试验可信性的指标。实例分析表明,新指标可以让设计师和决策者直观评判产品加速退化试验结果的可信程度,方便横向对比不同产品的加速退化试验结果的优劣;所建立的新指标适用于基准数据大样本、小样本、极小样本等不同情况,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925.
针对航空发动机健康因子求解寻优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L-SHADE算法的航空发动机性能退化评估方法。首先,采用多工作点分析方法拓展发动机健康因子估计的适应度函数,解决气路测量传感器数量不足的问题;其次,通过引入非线性种群缩减策略解决种群快速缩减的问题,同时通过改进的优化加权变异策略,改变不同迭代阶段贪婪算子的权值,增加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能力;最后,在30个经典基准函数上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收敛精度和鲁棒性。对航空发动机性能退化评估的计算结果表明,改进L-SHADE算法增强了算法迭代前期的种群多样性和算法后期的开发能力,计算精度较标准L-SHADE算法平均提高了65.5%,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具有较强的工程适应性,能够应用于实际飞参数据,从而为发动机健康管理和性能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6.
准确预测退化设备的剩余寿命可以为设备维护管理提供重要信息支撑,进而避免设备运行中发生计划外失效、减少设备运行维护成本。针对工程实际设备广泛存在的非线性退化现象,提出了基于Box-Cox变换与随机系数回归模型的非线性退化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Box-Cox变换对非线性退化数据进行线性化处理,在此基础上通过随机系数回归模型构建退化模型,并运用Bayesian理论与蒙特卡洛-期望最大化算法在线更新模型参数;然后,基于随机系数回归模型的特性,推导出剩余寿命的分布函数以及其点估计值;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和锂电池实际退化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7.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分析弹性桅杆几何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离轨帆弹性桅杆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增加壳体厚度、保持弧长不变,减小曲率半径以及增大壳体截面圆心角都能有效提高离轨帆自动展开能力及弹性桅杆支撑刚度;弹性桅杆的弯曲内部应力只与材料属性、曲率半径、缠绕半径以及壳体厚度有关;曲率半径减小、壳体厚度增加都会增大弹性桅杆的弯曲内部应力,有可能会导致弹性桅杆在缠绕时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在对弹性桅杆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弹性桅杆几何参数对其展开能力以及缠绕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8.
耦合应力条件下的建模是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领域的难点问题。以氧气浓缩器地面试验退化建模为例,针对试验中2种应力线性相关且耦合作用于氧气浓缩器退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联合的偏微分方程建模方法。基于退化机理分析建立偏微分方程的基本形式,利用数据驱动的方法确定方程具体参数。通过偏微分方程建模,对2种应力进行解耦分析,确定引气湿度的增加会加快氧气浓缩器的退化速率,发现随着氧气浓缩器工作性能的退化,氧气浓缩器氧分压对引气压力的敏感性减弱,确定氧分压随引气压力变化斜率为健康因子。通过卡尔曼滤波器模式识别,确定氧气浓缩器退化可分为平稳阶段与退化阶段,与实际服役环境下氧气浓缩器退化数据对比,验证了氧气浓缩器两阶段退化特性。  相似文献   
929.
消隙齿轮广泛应用于导引头伺服机构惯性稳定平台传动系统中,用于消除回程误差,提高传动精度。目前,对消隙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大多采用数值方法,然而在求解含时变啮合刚度和间隙的强非线性系统时耗时较长。本文利用集中质量法建立考虑时变啮合刚度的消隙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无量纲及归一化处理,运用分段的增量谐波平衡法对消隙齿轮传动系统进行分析,并利用四阶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验证,研究了不同参数对消隙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扭簧刚度的提高,系统谐振频率也提高,且共振幅值降低;随内部激励的增加、阻尼比的减小,系统由周期运动逐渐变为混沌运动,且共振幅值增大。  相似文献   
930.
持久编队通信拓扑的优化是在确保多智能体使用持久编队控制方法保持队形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智能体之间的通信能耗。现有的方法可以最小化智能体的通信能耗总和,却未考虑均衡智能体间的通信能耗,而这会导致某些智能体提前退出编队。针对这一问题,以最大化队形保持时间为目标,研究了考虑能耗均衡的三维最优持久编队通信拓扑生成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通信拓扑离线优化机制,即选择一个合适的周期,在编队运动之前计算出每个周期内的通信拓扑,在编队保持队形过程中据此定期调整通信拓扑,从而避免在线计算和发布通信拓扑带来额外的通信能耗;而在离线计算每个周期内的通信拓扑时,先估计出每个周期开始时每个智能体的剩余通信能量,并据此更新网络拓扑中各通信链接的权重,再从更新后的网络拓扑中生成一个三维最优持久图作为本周期内的通信拓扑。其次,针对每个周期内的三维最优持久图生成问题,由于更新后的网络拓扑中的通信链路权重不对称,导致现有算法难以适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刚度矩阵和弧添加操作的近似求解算法,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时间复杂度和证明了其有效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并均衡各智能体的通信能耗,相比于所有对比方法的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