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417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73篇
航天   1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叙述了钛合金舵轴在弹上的功用,阐明了钛合金舵轴加工的关键。采用YW1材料的刀具对TC4舵轴进行精加工,刀具的几何参数选用γ=15°~16°,α=13°~15°,=90°,R=0.3mm效果较好,切削用量采用t=0.05~0.2mm,S=0.03~0.05mm/r,V=20m/min比较合适。分析了钛合金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特性,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2.
在SiCw/LD2、SiCp/LD2铝复合材料的小孔钻削加工中,通过钻头磨损和孔表面质量的试验证明,K类硬质合金钻头完全可以满足其一般钻孔要求,但需对横刃进行修磨,且需在孔近透时减小进给量,以防出口处掉渣;攻丝可采用修正齿丝锥。  相似文献   
73.
罗福生 《航天制造技术》1991,(4):61-64,F003
不锈钢韧性大,导热性差,热强度高,线膨胀系数大,冷硬趋势强,加工变形严重,攻丝时容易崩刃或“抱锥”。为寻找影响攻丝的主要原因,以求确定丝锥结构的较好型式和几何参数的合理数值,用M10以下不同规格、不同结构的丝锥来加工不锈钢和其他不同材料进行切削性能试验。经过对比验证,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加工不锈钢用丝锥的设计质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4.
75.
在数控加工中,应用钴钢棒手工磨制刀具来完成特殊要求的零件加工,以解决特定条件下难以使用硬质合金刀片和标准刀具进行加工时的刀具使用问题。总结出了钴钢棒在实际加工中的切削参数,给出了孔加工时常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6.
探讨了高硅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加工的特点,分别用不同刀具材料的刀具和不同加工参数对高硅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切削试验,得出了最佳刀具材料是立方氮化硼(CBN),并总结出了最佳的切削参数。  相似文献   
77.
液体火箭发动机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欧洲阿里安系列火箭为例,介绍了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发展情况,详细论述了推力室及涡轮泵的几大部件所采取的工艺技术,通过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制造技术现状的分析,说明了制造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发动机采用新结构、新材料创造了条件,而且还促进了发动机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78.
在实际的加工生产中,切削力影响切削热、切削温度和刀具磨损等物理现象,但是并没有切削力的理论公式来指导实践,都是通过经验和实际测量获得的。所以本文采用PCD刀具和硬质合金刀具对钛合金TC4进行车削,并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对比,发现PCD刀具在钛合金TC4高速车削中有非常好的切削力的特性,以便对以后的加工实践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79.
选择合理的刀具材料和切削用量是切削加工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所以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钛合金高速切削中的刀具材料进行研究,对比不同刀具材料在钛合金高速切削过程中的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得出PCD刀具能在钛合金高速切削中得到较好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80.
基于微铣削刀具轨迹建立了考虑刀具偏心、最小切削厚度的塑性材料微铣削底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粗糙度表面形貌呈锯齿状,刀具偏心会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形貌周期和高度,并进行微铣削加工实验,对粗糙度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采用回归统计方法,建立了脆性材料微铣削加工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对加工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利用响应曲面法得到了各铣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