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航空   58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6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通过对军工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提出了其面临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军工科研院所要求生存、求发展,必须把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提高到战略管理的层次,人力资源政策必须同本单位的科研发展、技术创新战略同步制定。  相似文献   
53.
《航空科学技术》2006,(5):48-48
《防务周刊》是《中国军工》的子报,与《中国军工》同期出版,8开16版,双周刊。采用评述、调查分析、人物专访等报道形式,系统解读国防工业政策,翔实报道国防工业成果,深入探讨热点问题,及时提供中外防务动态,综合分析防务技术。  相似文献   
54.
《宇航计测技术》2007,27(1):F0002-F0002
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于2007年2月3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会”,国防科工委计量主管领导、各军工集团公司计量主管领导,各一级计量技术机构领导、部分二级计量技术机构领导、国防军工计量各支撑机构领导及有关单位代表共158人参加了会议。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马恒儒巡视员兼副司长在会上作了“国防科技工业计量2006年工作总结”报告和“国防科技工业计量2007年工作要点”报告。2006年工作总结报告指出,国防军工技术基础计量专业2006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计量技术机构行政许可工作全面平稳开展,计量人员…  相似文献   
55.
自2001年以来,济南二机床向市场推出了350余台大型数控机床产品,装备了军工、汽车、铁路、能源、冶金、重型机械、机床工具等国内众多重点行业、重点用户。其中仅为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四大军工领域就提供了60余台大、重型数控镗铣床,全部10个系列的数控机床均被列为首批军工采购推荐目标。  相似文献   
56.
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武器的命中率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武器越来越精,可以说,现代战争打的就是"精度"战争.而这些高精武器的研制都依赖于超精密加工技术的使用,因此,这项技术对国防科技进步和装备性能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质量与可靠性》2008,(1):58-58
1月23日,国防科技工业首届认证认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全面推进国防科技工业认证认可工作,强化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监管。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保证能力。  相似文献   
58.
台湾军工系统预备役实施25年后,终于面临政策结果与转换的关口了,去年报道台湾军工系统预备役现行制度与状况之后不到一年,上层的政策就产生重大转变,国应兵役缩减与雇佣兵人力逐年增加,现行以科技预备役军官与预备役士官转服形式的台湾军工系统预备役是必会调整,不过由于传统产业系统一直无法申请预备役人员名额,在经过不断施压下“行政院”也同意传统产业(机械工会)系统也能纳入本年度军事工业系统预备役的员额分配。  相似文献   
59.
文化是立国安邦之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从建立之初,就与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几十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国防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军工队伍也在长期的国防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代表的军工文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充分反映了军工队伍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0.
2009年7月27日至31日,应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邀请,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前任常任理事、国际知名质量与可靠性专家陈宪章博士来京主持质量与可靠性系列讲座。来自航天、航空、船舶等军工单位及高校约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