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360篇
航天技术   419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4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3 毫秒
641.
一、枢纽机场发展趋势自发达国家航空放松管制以来,主要传统航空公司均先后选择了枢纽运营模式,随之而至的是枢纽机场的出现,而随着航空公司的兴衰合并,枢纽机场也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机场分工模式。特别是在低成本航空公司蓬勃发展之前,不同规模的机场分工极为明确:航空公司仅在短途且高客流量的市场间建  相似文献   
642.
分析了与航空企业相关的动态联盟的特点,得出了任务分解原则,在假定任务分解过程是一个具有模糊主观判断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任务模型.基于创建的任务分解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对任务分解进行评估的一种算法,以此对任务分解的不同方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643.
1研究背景靶弹是一种被用来模拟武器系统所要攻击目标的动态实物。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靶弹的用途越加广泛,而靶弹却是一种造价昂贵、一次性的靶标。为了提高靶弹的利用率,首次采用气囊对靶弹进行回收利用,为部队装  相似文献   
644.
6月10日,俄联盟TMA-02M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与正在站上工作的俄罗斯航天员亚历山大·萨莫库佳耶夫和安德烈·鲍里先科及美国航天员罗恩·加兰会合。该飞船是6月8日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的。乘联盟号飞赴国际空间站的是俄罗斯航天员谢尔盖·沃尔科夫、美国航天员迈克·福苏姆和日本航天员古川聪。  相似文献   
645.
据俄媒体报道,俄罗斯航天官员已找出8月24日联盟号火箭发射失败的原因。这次失败导致发往国际空间站的一艘进步号货运飞船坠毁。  相似文献   
646.
隐身是21世纪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突出特征之一,其军事优势和威慑力从美国的F-22上可见一斑。与此同时,与隐身技术相伴而生的反隐身技术也受到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本文以雷达反隐身技术的现状和未来为主线,特别对未来反隐身技术所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了一一描述。  相似文献   
647.
天兵 《太空探索》2005,(3):30-32
受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04年全球只发射了19颗军用卫星升空,与2003年升空的28颗军用卫星相比少了许多,但在这一年中也有几项重大的军事航天活动,尤其是年底升空的欧洲首颗第2代照侦察卫星,给军事航天界挽回了一些“颜面”。  相似文献   
648.
媒体集萃     
《中国民用航空》2007,(9):10-10,12
国内航空业复苏暗藏危机;“自费招飞”将成飞行员培养新趋势;“京沪空中快线”被质疑涉嫌价格联盟;“空中快线”前景遭质疑;“空中快线”质疑中起飞;“京沪快线”欲速不达;  相似文献   
649.
1 引言 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范围广、全天候、连续实时的精确导航与定位能力,可为各种武器装备和人员提供精确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卫星导航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末走上军事高技术的舞台,半个多世纪以来,其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于陆海空各种战场作战单元,成为高技术兵力兵器实施战场机动和远程精确打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50.
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在中国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早在二战时期,在工业和军事领域的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自愿提供事件报告的价值;20世纪40年代,航空界提出了建立航空事故征候报告系统的设想,但由于害怕主管当局利用收到的报告资料对报告人进行行政或经济的处罚而久未付诸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