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67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供配电系统是卫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卫星飞行任务的圓满完成,依赖于供配电系统的正确和可靠地工作。供配电系统包括电源的产生、电源的分配和控制、电源的贮存和电缆网等。文章首先讨论返回式卫星的任务和特点,然后给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法。特别对配电准则、配电方案(集中制、分散制和混合制)和配电器的设计作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2.
傅苍霖  蔡志勇 《航空学报》1993,14(5):322-326
从凯瑟公式对孔阵屏蔽效果的理论估算与实测结果相差甚远出发,发现了B.E.凯瑟考虑的是电磁波遇到多孔的金属平板时的反射情况;而在考虑透射情况时加以修正,既便于计算又易于用实验加以验证。根据天线理论中的方向性乘积定理和电磁波的衍射理论所得的理论修正计算公式,其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一致,适用于孔径与孔距可比拟且孔径远小于电磁波波长的密集型孔阵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3.
本文对国内外兼容型隐身材料发展现状做了介绍,对防护工程多谱隐身应用进行了分析,并简要介绍了降温吸波兼容隐身涂料的实验成果。  相似文献   
164.
航天飞行器电磁兼容性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说明了形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和航天飞行器存在的电磁干扰问题。举例说明了电磁兼容分析方法和步骤,应用计算机作系统兼容性预测分析的原理和模型.介绍了航天飞行器的电磁环境要求,系统间和系统内电磁兼容设计技术。阐述了在单机经过 EMC 验收后为什么还要进行系统级试验的理由.提供了一个航天飞行器系统级 EMC 试验的试验配置,对测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和试验程序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5.
电磁兼容试验是实现有效载荷系统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手段。本文简要叙述了有效载荷系统电磁兼容试验的目的、内容、试验大纲和电磁兼容实验室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6.
针对导航系统干扰计算以导航信号码片功率谱代替导航信号功率谱分析导航系统干扰大小,文章分析了数据速率、码速率和码长对导航信号功率谱的影响,提出了数据速率大于或等于码速率除码长时,可用码片功率谱代替信号功率谱:同时以CA码为例分析了真实码与替代码对系统内的干扰偏差。  相似文献   
167.
频率捷变与动目标检测(MTD)兼容技术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率捷变雷达在抗有源杂波干扰、抑制海浪杂波以及提高雷达的探测性能方面,一般来说均优于普通雷达。为了抗雷达箔条和地物、云雨杂波干扰,须采用动目标检测技术。频率捷变和动目标检测是两种不同体制的雷达技术,两者在原理上及对器件的要求上都存在着矛盾。目前,国内外对频率捷变和动目标检测的兼容性还在进行研究。对全相参雷达,已实现了成组捷变与动目标检测的兼容以及随机捷变同频MTD处理;对非相参雷达,还仅仅是实现了二者的并存。本文分析了目前已经采用的、正在研究和可能采用的几种兼容方法的原理,主要性能及优缺点,提出了对两种体制兼容的最佳方案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8.
169.
航天器电子设备机箱上的缝隙会对其屏蔽性能造成影响。文章首先采用相关文献比较法证明了有限元方法分析箱体缝隙屏蔽性能的有效性,然后计算了在平面波照射和内部对称振子激励两种情况下盖板缝隙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证明,需要采用相应方法抑制缝隙带来的电磁泄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