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298篇
航天技术   267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3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91.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2,(3):65-65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4M+(5,4)型火箭1月19日在卡角空军站发射了美国空军“宽带全球卫星通信”(WGS)系统的第4颗卫星WGS-4。WGS系列卫星由波音空间与情报系统公司建造。WGS4是升级后的2型卫星系列(WGS-4-6)中的首颗卫星,  相似文献   
892.
四、开路先锋"伽利略"卫星可提供10个右旋圆极化的导航信号和一个搜救信号。国际电联(ITU)规定:导航信号分别在分配的无线电卫星导航系统频段(1164~1215兆赫兹、1260~1300兆赫兹和1559~1591兆赫兹)内发射;搜救信号将在一个紧急服务预留频段(1544~1545兆赫兹)内广播。  相似文献   
893.
雨水 《太空探索》2012,(5):64-65
2011年7月27日5时4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四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航天发射封和测控封真实、详细记载了北斗卫星的辉煌时刻,现将收集到的部分纪念封介绍如下,与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894.
雨水 《太空探索》2012,(8):64-65
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也是我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地球中高轨道卫星。国内航天有关单位结合此次任务制发了发射、测控纪念封,从另一个侧面记录了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组网的历程,现将纪念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95.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3):242-242
4月30日凌晨4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第十二、第十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顺利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  相似文献   
896.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2):138-138
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58次飞行。本次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坚实一步。自2011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  相似文献   
897.
北京时间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2颗卫星是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组网卫星的第12、第13颗,这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898.
传统的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大都采用集中式、分布式与混合式信息融合方法,而多级式信息融合算法是上述3种算法的发展,可完成高层次空间融合。文章首先研究了基于无反馈信息的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的多级式信息融合算法,然后理论分析证明该算法与无反馈形式的联邦卡尔曼滤波算法等价,最后以SINS/GPS/ SST/高度表多组合导航系统为例,对上述算法及结论进行了仿真与验证。  相似文献   
899.
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发布的导航系统方案中,世界各国先后提出并实施了区域导航(RNAV)和所需导航性能(RNP)的导航规范。ICAO在整合各国RNAV和R NP运行实践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运行概念,即基于性能的导航(PBN)。PBN将飞机先进的机载设备与卫星导航及其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涵盖了从航路、终端区到进近着陆的所有  相似文献   
900.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可提供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是最重要的时空基准信息资源之一,已成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础设施,在国防、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