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298篇
航天技术   267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3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原电子学研究所、原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原光电研究院基础上整合组建而成,是目前中科院系统内科研人员数量和承担任务经费体量最大的院所。导航系统部是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下设的二级研究部门,也是中国科学院导航总体部和二代导航专项学术交流中心的依托运行部门,人员规模(含研究生)达400余人,持续承担二代导航专项系统建设、“北斗星动能”科技示范工程、空间天气影响评估、时空信息、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重大科技任务。  相似文献   
52.
年会简介中国卫星导航年会(China Satellite Navigation Conference,CSNC)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主办,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促进理论与技术创新,推动系统建设与产业发展。年会历经多年发展,聚合全球卫星导航智慧和资源,在促进卫星导航技术进步、系统建设、应用推广、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广播星历与事后精密星历,提取了轨道和卫星时钟误差。基于北斗轨道误差及北斗卫星时钟误差统计特征分析,构建区别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BDS空间信号用户测距误差(Signal-In-Space User Range Error,SISRE)描述方法,对BDS广播星历中用户测距精度(User Range Accuracy,URA)进行了验证。6个月的北斗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北斗GEO、IGSO和MEO卫星的URA分别为3.0m、1.9m和1.6m。  相似文献   
54.
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有望解决长距离、大范围等监测场景难以找到稳定基准点的难题。现代化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卫星纷纷开始播发多频信号,多频观测值融合理论上可提升PPP变形监测性能。为了充分利用多频冗余观测数据,详细研究了每个频点的差分码偏差(DCB)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存在的相位频率间卫星钟偏差(PIFCB)的改正方法,扩展了多频数据处理的严密理论模型,能够灵活处理GPS三频、Galileo五频和BDS-3五频观测数据。多频PPP振动监测实验结果表明,GPS三频PPP、BDS-3五频PPP、Galileo五频PPP较各自双频PPP位移监测精度可分别提升12%、13%和14%,表明多频PPP技术有利于提升PPP位移监测精度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55.
针对无人机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INS)定位精度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定位的非自主性,建立了一种无人机SINS/GPS定位信息融合系统。采用渐消Kalman滤波技术,有效防止了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的滤波发散。采用自适应运算法则,从理论上证明了渐消卡尔曼滤波器的稳定性,得到了滤波器稳定要求的新的条件,与以往研究比较,条件更为宽泛。分别进行了SINS/GPS常规卡尔曼滤波仿真和渐消卡尔曼滤波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渐消卡尔曼滤波技术在工程实践上可以有效提高无人机的导航定位精度,并且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56.
在SAR/INS组合导航系统中,由于合成孔径雷达采用正侧视成像工作方式,会引起SAR图像的严重变形,而且获取的SAR图像还可能存在严重的斑点噪声。为了适应SAR图像的几何畸变和高斑点噪声影响,需要提取出的图像特征具有较高的鲁棒性。本文提出了基于SURF的导航用鲁棒景象匹配算法,算法首先针对惯性组合导航的工作特点,对SURF特征匹配进行了改进和优化设计,然后用RANSAC方法过滤掉错误和低精度的匹配点,最后,进行最小二乘精确匹配获取航向和位置偏差信息。通过仿真分析了算法对SAR图像的适应性、抗斑点噪声性能,匹配精度以及实时性,并与基于SIFT特征的景象匹配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性能优越,在匹配适应性、鲁棒性、匹配精度及匹配速度方面都优于SIFT算法,可以满足SAR/INS组合导航系统图像匹配修正的高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7.
传感器是导航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传感器故障容错性的分散化滤波,对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以SINS/GPS/CNS组成的组合导航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联邦滤波和方差交叉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传感器故障具有容错性的分散化滤波,对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容错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将分散化滤波方法用于多个传感器组成的组合导航系统,不但具有精度高的特点,而且由于具有信息的冗余,整个系统具有较好的容错能力,可以提供更加完善、精确地反映运载体运动的导航信息.  相似文献   
58.
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星导航的基本作用是向各类用户和运动平台实时提供准确、连续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  相似文献   
59.
GPS/INU/DM组合定位导航技术在ITS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的基本思想,阐述了GPS/INU/DM(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Inertial Navigation Unit/Digital Map)组合定位导航技术在ITS中的应用,以及提高组合定位导航精度及可靠性的几种技术措施.该组合定位导航是将卫星定位技术、惯性导航定位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融合在一起的新型技术,具有全方位、全天候、防遮挡的功能.ITS中利用组合导航技术可实现道路交通管理"自动化"、车辆行驶"智能化",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60.
基于GNSS的高轨卫星定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进行导航定位具有全球、全天候、实时和高精度的优点,应用于高地球轨道(HEO)卫星的定位,能够提供精确的轨道和姿态确定,并且可以克服目前主要利用地面测控系统对HEO卫星进行定位的设备复杂、投资高等缺点,使得自主导航成为可能.本文对利用GNSS的高轨卫星定位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单一GNSS系统和多个GNSS组合系统的卫星可见性、动态性和几何精度因子(GDOP).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利用组合GNSS系统并通过提高GNSS接收机灵敏度的方法,可以解决GNSS进行HEO卫星定位的相关问题,并能保证HEO卫星定位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