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469篇
航天技术   189篇
综合类   115篇
航天   18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半透明介质广泛存在于工业和化工设备中,其热辐射特性在研究介质传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随机粒子群优化(Stochast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SPSO)算法,从角度光散射测量信号中反演半透明介质的热辐射特性参数,即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不对称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与随机粒子群算法(Stochast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PSO)相比,ISPSO算法避免了局部最优和收敛精度低的现象,即使在5%的随机测量误差下也能获得合理的检索结果。当只需要研究两个参数时,反结果的鲁棒性是令人满意的。当反演的参数较多时,反演精度会降低。此外,在5%随机测量误差下,同时反演多个辐射特性参数时,即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不对称因子,本文提供的方法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提供的反演方法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可以同时估计半透明介质中的多个辐射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952.
高精度准光天线尺寸小、部件多、结构紧凑且复杂,工作频率达到数百赫兹以上,这些特点对天线的装配校准和测量提出了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的需求.基于此,针对天线装配校准过程提出了一种统一基准定位装配技术,实现了天线反射镜、馈源喇叭、频选和线栅等部件的高精度可靠装配,并降低了最终装配累积误差的影响,同时针对测量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测量和数模比对技术建立虚拟基准用于高精度天线多部件形状位姿等装配精度测量的新技术.解决了目前高精度准光天线各部件装配精度测量的难题,提高了准光天线装配校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对后续相关类型天线的高精度装配校准和测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3.
利用集成在三坐标测量机上的线结构光测头,提出一种针对单个工件的点云采集方法,建立了线结构光和三坐标测量机的几何坐标系转化模型,将激光测头的二维测量数据统一到三坐标测量机机器的三轴坐标上,转换为三维数据,实现点云采集。通过解决运动状态下的三轴坐标位置锁存与数据传输间的迟滞关系,实现高效采集激光-光栅数据对,得以在连续触发模式下进行快速点云采集。  相似文献   
954.
由于γ射线对SiO2的电离作用,会引起MOS管阈值电压负漂移和二极管死区漏电变化,负漂移和漏电变化程度随MOS管栅氧厚度增加而加大。这样在设计高压直采ADC时,实现稳定基准和低漏电开关是个难点,通常的解决方法是优化电路参数裕量和版图,但很少考虑MOS管的反型和二极管的死区漏电。重点研究了MOS器件阈值和二极管死区漏电流变化对器件参数影响的机理,并提出一种不同电源电压MOS管结合设计思路,同时考虑了减小二极管死区漏电的影响。最后,通过使用不同电源电压MOS管设计和二极管死区漏电流分析,高压ADC在50krad(Si)总剂量条件下仍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55.
介绍了时间基准、时间系统的基本内涵及常用类型,阐述了当前时间基准的理论定义、计量定义、物理实现。分析评估了时间基准未来可能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对光钟的影响、秒定义的变化、闰秒的变化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从基础研究、技术试验和体系应用的角度给出了关于时间基准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