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6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81篇
航空   345篇
航天技术   546篇
综合类   61篇
航天   6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叙述大口径、长焦距平行光管系统的大型反射镜(包含主镜、标准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支承方式与结构的有关问题,分析了引起反射镜变形的原因,说明了结构设计时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介绍了3种在实际应用中比较成功的典型结构方案和卸载机构。  相似文献   
22.
星载大视场多光谱高分辨率CCD相机光学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星载大视场多光谱高分辨率CCD相机光学系统的设计过程 ,并给出了设计结果。该系统采用像方远心光路与多光谱棱镜分光型式 ,4个谱段在整个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在Nyquist频率 77lp/mm处均接近衍射极限 ,满足了色漂移、多光谱光学配准、偏振、光学热补偿等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3.
文章主要论述俄罗斯第五代光学侦察卫星(涅曼卫星)的飞行历史,包括发射日期选择,轨道选择和轨道机动、使用和工作寿命等内容。  相似文献   
24.
应用联合变换相关器的成像制导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光电混合的成像制导系统,它采用光学联合变换相关器作为其主要的图像识别单元,利用计算机对识别结果进行判决和显示,并发出跟踪信号给导引头,从而实现制导。联合变换相关器是对光学图像信号进行并行处理的器件,实时识别性能强,精度高。此成像制导系统克服了传统的红外制导系统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实时处理能力差,误判率较高的缺点,具有并行处理速度快、信息吞吐量大、体积小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5.
众眼看宇宙     
刘茜 《太空探索》2007,(5):58-59
几百张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图像被组合在一起,得到了一张包括至少50000个星系的集锦。这张图片揭示了关于宇宙少年时代的新线索,用人来比喻,就是“从几岁到十几岁的时期”。  相似文献   
26.
当代空间红外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空间红外观测的意义 □□温度低于4000K的天体的辐射主要在红外区,因此是空间红外天文观测的主要对象。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揭示冷状态的物质 宇宙中从微米大小的尘埃到巨大的行星,它们的温度范围是3~1500K。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物体辐射的大多数能量位于红外区。  相似文献   
27.
人类自从进入空间时代以来,天文学家就梦想把望远镜送到太空中去观察宇宙,因为浓密的大气层是天文学家观测研究宇宙天体的一大障碍。有一位科学家描绘得很形象,他说:“在地面上观测恒星是很费劲的,就像从湖底去看飞鸟一样困难。”地球大气对天文观测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大气对光有衍射效应,一个点光源经过大气以后会变成一个衍射斑,比如用地面望远镜不可能把一对近距双星分辨清楚,这就是大气衍射效应造成的,这大大降低了地面望远镜的  相似文献   
28.
在太阳系边陲的“老九”总是离群索居,性格孤僻,因而它与其他行星很不合群,加上它的个头甚至放到卫星世界也不突出,所以常有人对它的行星资格疑窦重重。  相似文献   
29.
X射线是1895年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他也因这一伟大的发现于1901年荣获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即它的穿透力极强,这一点可能大家都有亲身体验,医院里甚至把拍X光片也叫照透视。然而,X光却不能穿透地球大气层。天体发出的X射线辐射因为被地球大气严重吸收而几乎完全不能到达地球表面,  相似文献   
30.
在介绍大气湍流光学长曝光像的两个模型——高斯模型(空间域模型)和统计平均光学传递函数模型(空间频率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两模型之间的关系与差别,并应用两模型数值计算了扩展目标通过大气的长曝光成像结果。此外,还应用高斯模型给出了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后的远场光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