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7篇 |
免费 | 695篇 |
国内免费 | 24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048篇 |
航天技术 | 264篇 |
综合类 | 266篇 |
航天 | 4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7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118篇 |
2021年 | 115篇 |
2020年 | 132篇 |
2019年 | 141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126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154篇 |
2013年 | 109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123篇 |
2010年 | 159篇 |
2009年 | 125篇 |
2008年 | 124篇 |
2007年 | 113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75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高温真空绝热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真空绝热原理提出一种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新型高温真空绝热板(High-temperature vacuum insulation panel,HT-VIP)。在多孔碳化硅泡沫芯材表面包覆多层碳纤维布,通过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热解碳的方法对外壳碳纤维体进行增密,然后采用聚合物浸渍裂解(Polymer infiltration and pyrolysis,PIP)工艺制备玻璃碳对材料进行致密化处理,最后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工艺沉积SiC涂层对材料进行封装,制备出一种具有耐高温、密度低、强度高、低导热以及抗热冲击的新型高温真空绝热复合材料。制备的致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材料内部为真空状态,材料密度为0.81g/cm3,抗压强度为8.75 MPa。当温度为100~900℃时,高温VIP有效热导热系数从0.20 W/mK逐渐增加到1.16 W/mK,比C/C和C/SiC复合材料低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52.
953.
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不同结构参数出口侧向扩张孔的流量系数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出口侧向扩张孔圆柱段孔径为0.6 mm时的流量系数比孔径为0.8 mm时大3%;当孔倾角由30°减小至25°时,流量系数随之增大,当倾角继续减小至20°时,流量系数不变;当扩张角由20°增大至40°时,流量系数先增大后减小,且在扩张角为25°时最大;流量系数与次流通道雷诺数成正比,雷诺数越大,流量系数达到极限值所需的压降系数越小,且当压降系数大于0.9后,不同次流雷诺数下的流量系数差别在2%左右。 相似文献
954.
中长寿命轮盘应力寿命及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针对轮盘榫槽结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难确定、采用传统应力寿命法估寿误差大问题, 提出一种改进应力寿命预估法.改进方法包括:提出应力修正系数概念和一种适用于轮盘榫槽结构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确定方法, 以及应力比修正方法.一旦确定了试棒的应力修正系数, 改进应力寿命法可采用光滑棒试验数据预估复杂结构寿命, 并考虑应力集中影响.进而建立了基于改进应力寿命法的应力寿命可靠性分析方法, 并对某风扇盘进行了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 计算概率寿命与试验寿命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55.
956.
中国桥梁规范对于桥梁冲击系数的规定比国外相关规定偏小,而对于老旧桥梁其桥面平整度随荷载运行而逐步恶化,此时桥梁的冲击系数将大幅增加。因此提出在旧桥评估和加固方面,其冲击系数应给予适量放大,并通过模拟试验验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957.
飞机的支持方式对于全机地面共振试验十分重要。在分析飞机支持要求的基础上,论述了3种基本的飞机支持方式:起落架支持、空气弹簧支持、弹簧绳吊挂支持,并给出了每种支持方式的刚度系数。 相似文献
958.
给出了非线性解耦系统平衡点的计算公式。用微分几何控制理论研究了飞机非线性运动的 3种解耦运动模式,并用这 3种模式实现了 3种形式的敏捷性机动和直接升力控制的 3种基本模式,即 An,α1和α2 模式。计算结果表明,给出的 3种解耦模式能精确地实现这些运动模式。为飞机敏捷性和直接力控制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论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59.
为了得到有弦向出流的通道内扰流柱排的流动换热的规律,对有弦向出流的扰流柱排的端壁换热和压力损失进行了数值计算,重点研究了出流比对端壁换热和压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弦向出流比增加,端壁平均№数逐渐下降,在所研究的Re数范围内,出流比从0变化到1,Nu数最大下降6%。(2)压力损失系数随着Re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弦向出流比的增加而减小。在所研究的Re数范围内,出流比从0变化到0.75,压力损失系数下降70%~85%。计算结果对涡轮叶片内部冷却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0.
The Full Flowpath Analysis of a Hypersonic Vehicle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Sun Shu Zhang Hongying Cheng Keming Wu Yizhao 《中国航空学报》2007,20(5):385-393
对一种类X43-A吸气式高超飞行器全流道开展了M7一级的三维数值仿真研究,深入探索了进气道处于起动状态和不起动状态时全流道的冷流流场结构和和气动力特性,且部分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前体横截面上存在显著的展向压强梯度,使得经过预压缩的气流偏离了进气道进口,但同时也减少了进入内通道的边界层气流,提高了进口流场的品质;(2)后体喷流股的膨胀过程受到了周围外流的显著干扰,因而沿流动方向其截面形状不断发生变化,如在喷口附近为近似矩形,而在后体末端附近则演化为近似三角形;(3)当进气道处于不起动状态时,其全流道流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进气道的外部压缩波系往复振荡,尾喷管出口的喷流股也在不停的膨胀和收缩,具有极强的非定常特征;(4)当进气道处于不起动状态时,全机的气动力特性呈周期性变化,升阻比的变化幅度较大,在最大、最小值分别可达起动状态的2倍和1/4倍。另外,升力、阻力系数的变化曲线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差;(5)与实验结果的对照表明,所采用的数值仿真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