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129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陈忠 《中国航天》1995,(1):12-12
发现号执行STS-64任务按计划,1994年9月9日发现号航天飞机执行STS-64飞行任务,这也是发现号第19次飞行,其目的是在一次为期9天的地球观测中进行激光雷达(Lidar)技术实验并在倾角57”的轨道上进行科学飞行,其机组人员为6人。激光雷达组...  相似文献   
82.
车间作业调度问题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车间作业排序问题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几个经典作业排序启发式算法及对一般排序优先规则的分析讨论 ,提出了两种适合于车间应用的新的启发式算法  相似文献   
83.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结合访谈对湖南师大体育学院足球专业大学期间男生的肌肉痉挛和运动性腹痛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着重对其主要类型与诱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4.
九歌 《飞碟探索》2008,(6):48-49
是的,在生物世界里说到发光,人们首先会想到萤火虫。然而,除了这种昆虫外还有许多生物也能发光,如对一些生活在深海里的鱼类来说,发光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夜晚常在近海作业的渔民以及常住海边的人经常能看到海面上有光带,这是一些藻类发出的,当它们受到惊扰或是大量繁殖时,似乎海洋都被燃烧了起来。  相似文献   
85.
《航天》2011,(7):5-5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60年罕见的旱情,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在全民抗击旱灾的行动中,国家实施了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增雨防雹火箭弹再次向天要“甘霖”,有效缓解了旱情。  相似文献   
86.
《国际航空》2008,(3):8-9
国货航于近日决定,在其货物处理流程条码项目中采用易腾迈公司的方案,以进一步优化作业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预计该项目将在2008年中期完成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87.
《国际航空》2012,(5):66-67
本文作者是欧洲直升机公司的销售人员,他们根据在海上油气支援直升机销售中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出了中国海上油气支援直升机在采购中应综合考虑的因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8.
3月27日,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和日本航空公司(JAL)联合举办了华航“8.20”事故研讨会。2007年8月20日,中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客机从台北飞抵日本冲绳那霸机场,飞机着陆后右侧发动机开始泄露燃油,飞机在停机位停好并关闭发动机后,右侧发动机突然开始起火,火势在刮风条件下迅速蔓延到左侧发动机,在起火两三分钟后飞机中部即发生爆炸,飞机断为两截。由于当时负责华航地面代理的日本冲绳航空公司维修工程师乙黑贤文及时发现火情并通知机组放滑梯疏散旅客、通知地勤作业人员立即撤离,乙黑工程师还与其他日方现场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忘我精神参与现场旅客疏散、  相似文献   
89.
1961年4月12日,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号进入太空,围绕地球运行108分钟,实现了人类的飞天梦。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但是在过去50年间,人类在太空探索过程中创下了很多其他世界纪录。下面是其中一些,它们包括进入太空年龄最大的人和在太空连续作业时间最长的人。  相似文献   
90.
有时,人们会在UFO着陆地点发现地上留下了一些坑痕。有人推断,是UFO借助某种挖掘工具把地上的土盗走的。但是,有关这一推断缺少必要的物证,因为人们没在土坑的周围看到任何机械作业留下的遗痕。事实上,UFO借助土壤中的原子相连的胶子链型槽也能完成对土样的挖取和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