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68篇
航空   262篇
航天技术   76篇
综合类   46篇
航天   24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3种温度标准下的舱外航天服手套的工效评价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天员在进行舱外作业时会受到低温的影响,规划航天服手套的温度工效标准具有重要作用。以力量、疲劳、感知感觉和协调性为工效评价指标,在中指指尖皮肤表面温度为常温、15.6℃和10℃3种温度下试验研究了低温环境对手套作业工效的影响。试验发现:①中指指尖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在15.6℃时,工效受到的影响还不明显。在设计手套时,应保证中指指尖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在15.6℃以上;②中指指尖皮肤表面温度在10℃左右工效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感知感觉指标受到的影响较大,然后依次为疲劳、力量和协调性。舱外航天服手套的温度标准对于液冷通风服的设计也具有实用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2.
文章从能量耗散、工作温度两个主要技术指标介绍了国外一些典型低温光子传感器;根据寿命、电能分配、质量和防振要求,提出在进行航天器低温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文章还介绍了国外空间低温制冷机的发展状况、关键技术研究计划,以及进行空间探测的一些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113.
为解决常规风洞雷诺数模拟不足的问题,采用低温风洞已被证明是一条可行的途径。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运转的低温风洞都是采用液氮气化吸热方法来降低和保持试验气体的温度。对于大型低温风洞,这种制冷方案存在着运转费用高昂和环境污染的缺点。为克服上述缺点,俞鸿儒院士提出了一种用空气作试验气体,藉热分离器制冷并回收排气冷量的新型低温风洞的概念。此原理性风洞的研制就是要从其基本原理、设计特点及实验结果等方面来验证和探  相似文献   
114.
讨论了液体运载火箭低温动力系统起动前预冷的必要性和循环预冷方案的优缺点,分析了注气式循环预冷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建立并根据试验数据验证了基于AMESim的注气式循环预冷仿真模型。对不同工况液体运载火箭低温动力系统注气式循环预冷过程进行研究,部分工况获得了与文献试验数据较为一致的规律,并对注气式循环预冷过程伴随的增压下注入气体对贮箱气枕的影响、变过载对系统循环特性的影响和注入气体在贮箱与管路内行为特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5.
针对电液伺服阀在极端低温下温漂大的问题,以+40℃时电液伺服阀初始零偏为基准,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某型射流管伺服阀不同温度的零偏试验数据,得到了极端低温下的伺服阀温漂与+40℃时初始零偏的数学关系。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极端低温时射流管伺服阀的温漂与+40℃时的初始零偏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温漂与电液伺服阀制造与装配工艺过程密切相关,与结构及其装配不对称有关。电液伺服阀结构上的微观不对称现象,在极端低温下显现出来,尤其是呈现出较大的温漂。降低温漂的主要措施是提高电液伺服阀结构与装配的对称性,降低初始零偏。  相似文献   
116.
117.
118.
王泽  邢玉明  刘鑫  赵亮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12):2904-2912
基于FLUENT软件离散相模型及气体助力雾化模型,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研究通过Y型喷嘴雾化液氮的雾化特性.由于液氮液滴的蒸发相变,与水相比喷雾锥角更清晰且明显减小,约为10°,喷雾距离缩短.分析喷嘴气液工作压力对液氮雾化索太尔平均直径(SMD)、液滴体积分数和数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SMD沿喷射方向变化幅度极小;SMD主要受气相速度及气液比影响,气压低时气相速度影响较大,气压高时气液比影响较大;由于相变作用,液氮雾化粒径分布更为集中.数值研究Y型喷嘴用于不同流量需求的气氮调温器的调温效果,出口温度低于98K,进出口温差达到12K,且整个出口温差在±1K以内,能够实现精确控温要求.  相似文献   
119.
低温下LY12CZ铝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0.
以深冷热管、深冷环路热管等为基础的深低温热收集与热传输技术主要用于军用天基红外探测、对地观测及天文卫星中光学仪器的冷却及深低温制冷系统的低温废热排散。本文介绍了国外从深冷热管、深冷环路热管等基本传热元件的研制到系统集成试验、飞行搭载,成功应用于航天器深冷热控的发展情况。还简单介绍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面临的技术挑战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