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248篇
航天技术   153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29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总线制串行传送的多路数据采集技术,多至256个传感器或探测器,配备上编码器和信号转换电路后,挂接到两条信号总线和一条公共地线上去,可实现多路编码寻址与测试数据采集。通讯距离可达数百至数千米。它的突出优点是当传感器或探测器分散布置在较长距离上时,可简化布线和节省大量传输线。从某种角度上说,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与可靠性。该技术已应用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传送分级的频率信号,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证实了它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12.
由于MMDS系统采用了数字压缩技术,提高了频道利用率,扩大了频道容量,具有抗干扰性强,传输距离远、图像质量高、投资费用少、建设工程短、易实现加密、加扰和有线电视联网等优点,是CATV联网覆盖非常有效的方式.为此,本文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卫星有线电视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对数字MMDS传输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数字MMDS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数字MMDS传输系统设计要点作一些介绍,供无线电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613.
宇航用译码器在满足其基本译码功能正常的基础上,在复杂电气环境使用中,译码器要保证其开关时间参数传输延迟时间及输出转换时间满足使用要求。在复杂电气环境条件下即不同负载以及不同输入电压情况下,对器件各输出引脚的开关时间参数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被测试器件传输延迟时间最大值为2.1214μs,输出高低电平转换时间最大值分别为1.6769μs与8.1214μs,被验证器件的开关时间特性参数随输入电压的增加而减小,随负载电容的变大而延长。该开关时间特性的研究为产品设计在复杂电气环境条件下对器件的使用,提供有效的趋势判断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14.
以终端系统为研究对象,给出了一种端到端的无线网络视频流系统结构.在一个GOP(Group Of Picture)中,各个视频包VP(Video Packet)对视频解码质量影响不同,据此定义了视频帧 的重要性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帧重要性的无线视频流包调度算法WV SPSA(Wireless Video Streaming oriented Packet Scheduling Algorithm),该算法能够根据视频帧的重要性动态调整视频帧的发送次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视频流系统结构合理,WVSPSA算法性能优于目前主流的EDF(Earliest Deadline First )算法.   相似文献   
615.
研究线性高斯二次型回路传输恢复(LQG/LTR)鲁棒设计方法在动力增升阶段飞行/推进综合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问题,以带宽和Gibson准则作为基本的飞行品质指标,以奇异值作为鲁棒性指标,深入分析了基于LQG/LTR鲁棒控制的参数选择规律,包括姿态和速率指令的分配、前置滤波器的影响、扰动水平的预设、高频环节对系统鲁棒性和飞行品质的影响等问题.示例飞机构形的控制器设计结果表明:在LQG/LTR鲁棒飞行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适当选取响应类型参数和扰动水平因子,可以折衷飞机的飞行品质和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616.
从扩频传输的基本特性出发,提出了在扩频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几个基本问题如接收端是先解还是先扩?是编码信道还是调制信道?如何抑制干扰?等,并对这些问题叙述了作者的看法,最后对参考文献〔1〕、〔2〕中有争议的结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17.
文章基于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MR-SPS)方案,以降低远距离高压电力传输技术难度为核心,提出一种更新的模块化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概念。该方案在分布式太阳电池分阵和多导电旋转关节基础上,对于微波发射天线阵也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和分布式布局,实现了太阳电池分阵和微波发射天线分阵的一一对应,形成多个独立的太阳能发电与能量传输模块,通过模块的扩展实现整个空间太阳能电站。该方案大幅简化了空间电力传输与管理的复杂性和在轨组装的难度。同时各个模块完全独立,组装后即可单独工作,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18.
定向耦合器在微波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分析介绍了实际工作中在微波传输系统方面定向耦合器的几种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619.
陶汉中  张红  庄骏 《宇航学报》2008,29(2):722-728
针对直径为6mm,长为210mm小型槽道柱状热管通过压扁和弯曲制成的厚度分别为3mm和2mm,绝热段90°弯曲的扁平弯曲热管进行试验研究.对热管的轴向温度分布、极限传输功率、热阻以及蒸发段和冷凝段换热系数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mm厚热管在弯曲前后的传热性能基本保持不变.对于圆柱状热管和3mm厚扁平热管,直管在极限状态时,只有靠近蒸发段端点的温度骤然上升;弯管在极限状态下的蒸发段温度呈梯次增加.弯管的极限传输功率小于直管,热阻与直管相近.直管的蒸发段换热系数随着功率的增加稍有增加,在出现传热极限时急剧下降;弯管的蒸发段换热系数随着功率的增加一直下降.无论是直管还是弯管,冷凝段换热系数均随功率的增加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620.
优化高速连接器的电气-机械结构,抑制信号在其内部传输时的反射现象,对提升高速连接器的传输性能及高速互联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分析了高速连接器信号反射问题的根本来源及影响因素,结合优化量的仿真结果,提出了一种在工程中改善高速连接器信号反射问题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推导出信号反射问题在频域和时域的表征参数。其次,利用HFSS仿真分析各优化量的参数变化对信号反射现象的影响规律。最后,根据仿真结果,以最优化信号反射的表征参数为目标,确定高速连接器的系统优化方案,并通过测试实验来验证其有效性。设计结果表明:接触件插针在线径变化处的线径差异增大时,信号反射加剧;增大端接线缆线径,选用介电常数更小的插座端绝缘体材料,则能够有效抑制信号反射。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后,高速连接器差分阻抗的最大值减小到110Ω以下,最小值增大2.72%以上,波动范围减小31.7%~41.8%;回波损耗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最大值均有所减小,整体数值改善约9.8%~12.3%,信号反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