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29篇
航天技术   128篇
航天   15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分析了现在报刊上有关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情况报道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1970 ̄1998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情况的汇总表。  相似文献   
162.
163.
《太空探索》2004,(2):16-17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有能力回收人造卫星。这是因为,送人造卫星上去不容易,收回来更加困难。人造卫星要能完全返回地球,必须克服许多困难,闯过五道险关。  相似文献   
164.
荷勃 《中国航天》1996,(3):11-13
红外空间观测台将揭示神秘宇宙欧空局的红外空间观测台(ISO)已于1995年11月16日由阿里安44P型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中心发射。这一红外天文观测卫星将揭开形成所谓“暗宇宙”的成千上万个物体的神秘面纱。这些物体的特点是只发出红外光,用其它...  相似文献   
165.
小卫星发展中若干问题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6.
石英 《中国航天》1996,(3):20-23
加拿大的雷达卫星加拿大的雷达卫星已于1995年11月4日由一枚德尔它2火箭发射到了792公里高的圆形极轨道。虽不是第一颗使用合成孔径雷达的卫星,但雷达卫星却是世界上第一颗商用的这种卫星。它与其它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包括美国1978年发射的海洋卫星、前苏...  相似文献   
167.
"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工程技术和科学、艺术一样,其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简洁的完美。现代小卫星的出现,说明空间技术正沿着"简化性和完善性"这条规律向前发展。现代小卫星具有质量轻、成本低、体积小、性能高、机动性好、研制周期短和应用方面采用分布式系统等一系列的优点。人们预测:小卫星发展将引起空间技术和应用发生一场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68.
文青 《国际太空》2010,(4):40-40
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之后,各国报刊电台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并发表评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方红1号卫星成功发射对世界的影响。因此,本刊特别转载了当年4月《参考消息》上刊登的一些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9.
<正>40年前,东方红1号开始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元,沉浸在成功首发人造卫星中的中国人,还无法完全预知人类开发探索太空将会带来哪些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0.
居住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市的NASA退休科学家唐纳德·克斯勒尔经常在自己住宅的后院平台上架起塞莱斯特望远镜观测太空。虽然这台望远镜算不上是最先进的,但却是克斯勒尔最珍爱的物品。1978年,克斯勒尔发表的一篇论文《人造卫星频繁碰撞:碎片带的产生》,使他在航天界名声鹊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