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29篇
航天技术   128篇
航天   15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空间科学探测,不仅对认识自然界,研究发生在近地空间、日地空间和行星际空间的各种自然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和大气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同人造卫星和其他航天器的研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器在空间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空间环境。例如,地球附近的辐射带中存在大量的带电粒子(质子和电子),尤其是伴随着太阳耀斑爆发而喷射出的强大的太阳质子流,对于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的材料、元器件、仪器设备以及宇航员部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高空地磁场与航天器内通有电流的导线和铁磁材料等相互作用,会改变航天器的姿态;高空的稀薄大气是直接影响人造卫星运行轨道和寿命的主要因素;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紫外辐射、X射线等对航天器的表面材料和器件,如温控涂层、太阳电池和光学镜头等性能有重要影响;高空大气电离层结构影响着无线电波的传播,因而也影响卫星通信的传播方式和通信性躲宇宙无线电噪声也会对空间通信的性能和效果产生影响;近地空间的微流星物质对航天器结构可能造成损害。因此,把空间科学探测仪器送到外层空间,对太空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直接观测,取得定量结果,作为航天器的设计依据,其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2.
《国际太空》2004,(2):1-7
2003年的世界航天活动非常活跃,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在这之中有的国家喜事连连,有的国家却上演悲剧,当然,也有悲喜交加的国家,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总的来讲,2003年的世界航天业喜大于悲,因为无论从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和发射成功率上讲,还是从所发射航天器的种类和参与航天器研制的国家方面说,都较2002年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3.
124.
125.
126.
2006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不断创新,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作为中国航天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研制并成功发射了70余颗卫星、4艘无人  相似文献   
127.
世界各国发射的人造卫星占航天器发射总数90%以上,人造卫星是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最主要的工具。研制人造卫星是世界各国航天活动的主要内容,卫星工程是空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卫星研制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并且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28.
卫星进/出地影位置和时间的计算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推导出地影图锥面方程和卫星运动方程,然后经过合理的简化得到一个四次代数方程。对该四次方程进行求解,得出卫星进出本影和半影位置的近似解,再以此为初值,利用牛顿迭代法进行迭代,得到卫星进出地影位置和相对精确解。最后给出了该算法的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129.
空间碎片造成空间环境污染的国际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利用和探索外层空间的活动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外层空间的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外空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人类在外空活动所留下的空间碎片。由于地球轨道法律地位的特殊性以及空间碎片产生及其损害后果的特殊性,因此,空间碎片造成空间环境污染所产生的国际责任与传统的国际责任在性质、责任构成要件及责任的实现等方面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0.
国外承力筒与构架结构应用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国外几种典型的主承力筒式结构和主构架式结构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各自的长处、短处,给出这种结构的有关示意图。强调了在卫星结构选型的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具体结构具体选用的方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