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235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48篇
航天   1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马玲 《成飞科技》2004,(4):21-25
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前提,通过对当前市场、企业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的迫切性这个问题的思考,探讨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种种途径。  相似文献   
32.
陕西省复合型人才奇缺,尤其是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人才奇缺,造成人才缺口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市场经济决定了人才走势。根据今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向在校毕业生们提出了几点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3.
8月16日至17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人才工作会召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副总经理胡鸿福、吴卓、马兴瑞、许达哲,党组成员、总经理助理芮晓武,总经理助理张丽辉,总经济师吴艳华,副总工程师杨海成,集团公司总部各部门主要领导,各院、基地、公司、直属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人力资源部门、政工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中组部、国资委、劳动和  相似文献   
34.
校企合作,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 2 1世纪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基础理论够用、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 ,构建校企合作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从 2 0 0 0年开始 ,我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学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 ,在部分专业探索实施“2 .5 + 0 .5”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经验的基础上 ,及时修订了 99级各专业教学计划 ,重新安排第三、四、五学期课程 ,将安排在第六学期的课程全部取消 ,第六学期全部安排顶岗实训和综合实践训练。1 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构建“2 .5+ 0 .5”人才培养模…  相似文献   
35.
近几年.江西空管分局把“风险管理”的理念应用到设备保障中,通过设备、人员风险评估等方法.及时发现设备保障运行中的潜在风险.进而对相关设备或系统进行完善、对技术人才结构进行优化.对于提高空管保障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这也是落实持续安全理念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36.
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法律实务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端人才,改革传统法学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法律职业素养整体较低等缺陷。民航类高校的法学教育应强化法律人才培养工作与民航法律实务工作的高度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创建航空法学专业教师团队,切实提高学生航空法律诠释能力、推理能力、论证能力以及探知航空法律实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7.
数学建模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及实践能力,因此,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数学建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38.
沈羡云 《太空探索》2012,(11):48-51
美国航宇局的"HUNCH"项目为7年级~12年级的中学生们提供了参与航天产品和地面训练产品研制的机会,这种创新的教学形式,培养了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9.
以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特征为依据,深入探讨了适用于空管人才选拔的人为因素实验室的若干重要问题。构建了航空人为因素软件测试平台,并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实验项目,以达到有效选拔空管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0.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形式,其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意型人才。及时地分析和认清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创意人才培养新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在分析目前我国创意人才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创意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