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88篇
航天技术   35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1.
人为错误也称人为差错或人为失误。在上世纪60年代,人为错误问题首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今,其重要性正日渐增加。对于空管系统来说,由于人为错误导致空管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系统服役周期缩短、可靠性下降、故障率增高、维修费用加大等现象在各运行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本文旨在人为错误对空管设备系统的影响及如何减低其影响等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12.
蔡金曼 《航天》2014,(9):4-4
近日,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C星在轨交付仪式在京举行。卫星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交付给用户国家民政部和环境保护部,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213.
孙青 《中国航天》2007,(7):10-10
2007年5月24日下午,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在位于法国巴黎的欧洲空间局总部签署了“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标志着中国国家航  相似文献   
214.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应用取得显著成果.资源卫星的国内用户已达到200多家,数据正在逐步进入各行业遥感业务运行系统,并在全国生态环境调查、土地资源大调查、海岸带资源调查等国家重大工程及自然灾害管理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15.
《卫星应用》2008,16(3)
介绍了在汶川地震监测中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和应用情况,分析了我国资源卫星在应用中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216.
11月19日,"长征二号丙"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将"环境一号"C卫星(HJ-1C)送入预定轨道,同时还搭载发射了1颗新技术验证卫星XY-1和蜂鸟试验载荷FN-1。HJ-1C卫星是1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将与2008年9月发射的"环境一号"A、B星组成"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形成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灾害与环境情况的动态监测预报能力。"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由2颗光学小卫星(A、B星)和1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C星)组成,拥有光学、红外、超光谱和微波多种探测手段,主要用于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大范围、  相似文献   
217.
简要叙述了应用较广泛的六种人为因素理论及其预防人为差错的方法和措施,分析了六种人为因素理论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218.
2009年3月30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中的环境-1A、1B(HJ-1A、1B)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将这2颗卫星正式交付给民政部和环境保护部使用。  相似文献   
219.
环境减灾-1B卫星红外相机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外相机是环境减灾-1B卫星上的主要载荷之一,具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4个探测谱段,幅宽720km、地面像元分辨率150m/300m,主要用于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的监测、预报、评估.红外相机的研制中,解决了高精度双面镜扫描及其定标、弱信号高增益放大及载荷轻小型化等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了多元红外探测器和空间斯特林制冷技术,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通道共用一个光路,集成到一个焦面上,由同一台斯特林制冷机制冷.其中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通道相结合,具有200~500K的大动态范围,提高了对地物热特性和火灾监测的能力.自2008年9月卫星发射以来,红外相机运行稳定,各项指标达到了研制要求,在雪灾、旱灾、火灾和秸秆焚烧、水体污染等环境灾害监测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已分别纳入到民政部和环保部的卫星减灾、环境监测业务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