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98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建立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论文通过比较分析英国BTEC教学模式和我国目前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英国BTEC教学模式对我国建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2.
从芯片结构原理上分析了XILINX的Virtex系列芯片.结合微电子学相关知识,详细分析了芯片的基本结构、可配置功能逻辑、输入输出模块、可编程内连等方面.最后将该芯片与XILINX其它系列芯片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给出了该芯片与其它各类不同芯片之间结构与性能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3.
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的颗粒分布及界面结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常规粉末冶金和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B4Cp/Al复合材料,研究了B4C颗粒分布与界面结合特点、形成机制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7%(体积分数)B4Cp/6061Al复合材料的屈服和抗拉强度分别为415MPa和470MPa,比常规粉末冶金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69%和70%。微观分析表明,高能球磨粉末冶金复合材料中B4C颗粒均匀分布、颗粒与基体之间存在近百纳米厚度的界面层,界面层由呈带状且有序分布的微细铝晶粒和弥散分布的纳米颗粒组成。高能球磨过程中,铝粉末在钢球表面形成冷焊层,B4C不断被挤入而均匀化是实现颗粒均匀分布的主要机制;球磨过程中铝粉末表面氧化层破碎暴露出新鲜铝表面且与镶嵌与铝粉末中的B4C颗粒形成界面结合是获得良好界面结合复合材料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4.
李林 《红旗技术》2001,(1):26-28
针对某机燃烧室返厂大修报废率高的情况,进行设计工艺改型,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保证了燃料室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并为回流式燃烧室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5.
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防滑刹车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对防滑刹车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86.
本文证明了有1的结合环的两个交换性定理,推广了Giri.R.D等人在参考文献1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87.
翼身结合框结构仿生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是仿生的基础,全面系统地理解工程原型的功能需求和生物体各个层次的优异结构,准确把握生物体与工程原型的相似性,是结构仿生设计的关键.为减轻翼身结合框重量,分析了竹干与翼身结合框相似的承力性能,借鉴竹干的细观结构形状和排列方式,应用结构仿生原理设计了仿生翼身结合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结合框强度、刚度的前提下,仿生结构与原型相比重量可减轻2.1%.  相似文献   
8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但尚未转化为商业应用。迄今,粉末冶金已成为制备该类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工艺。结合碳纳米管表面涂层或原位自生碳纳米管,利用球磨、挤压、轧制或大塑性变形等工艺,可明显改善碳纳米管在基体中的分散和界面结合。目前已经可以制备0.5%~7.5%碳纳米管(体积分数)的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总结了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制备工艺、组织和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潜在应用、挑战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89.
铜钢功能材料兼具铜和钢独特的机械、物理和化学等性能,在航空航天、电力、生物医疗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然而,熔铸等传统方法制备铜钢功能材料存在难以实现复杂结构设计,易在铜钢复合界面处产生宏观偏析等问题,限制了铜钢功能材料的应用。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铜钢功能材料零件的金属增材制造更具优势,不仅能够实现复杂结构制造,而且由于冷凝速度相对较快,可以有效缓解铜钢复合界面处的宏观偏析等缺陷,增强界面结合强度。根据近年来各种增材制造技术制备铜钢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铜钢功能材料增材制造过程中缺陷的形成原因和成形质量,列举实际应用场景,并对其发展趋势和技术难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0.
小波包分析在摩擦焊超声检测信号消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波包对摩擦焊缺陷超声检测信号进行消噪,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抑制噪声,而且能明显提高信噪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