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312篇
航天技术   92篇
综合类   57篇
航天   1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国际太空》2010,(3):F0004-F0004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航天领域从事空间信息咨询、研究和服务的专业机构,为中国空间产业政策、重大航天项目论证、空间技术发展、航天器研制提供全方位的决策咨询、智力支持和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192.
根据载人航天领域中高层管理人员了解和借鉴国外航天机构在战略制定和安全管理方面经验的需求.本刊特将本期辟为专刊,针对上述需求进行专题综述,以了解美、俄、欧航天机构的相关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概貌。  相似文献   
193.
马援 《国际航空》2008,(10):14-15
天津A320总装线的投产,标志着中欧航空领域的工业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标志着天津建设航空产业链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并可能为中国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树立一个新的样板,真正实现外商、本土企业和地方政府共赢。  相似文献   
194.
长期以来,HURCO公司基于智能化、高效率的设计理念,秉承一贯的创新设计理念和德国品质标准,先后推出了U系列和SR系列五轴机床。对航空领域的高性能切削和高速切削给予了更加全面的诠释。根据航空零件的材质和切削特点,HURCO五轴产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195.
斯达拉格集团是全球顶尖的高档机床供应商,产品涵盖机械加工领域的铣削、车削、镗削和磨削等各类加工中心,用于中型到大型金属和复合材料零件的精密加工。2012年5月29日,从事高精度多功能机床的研发、生产,以及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务的瑞士宝美加盟斯达拉格,使双方受益。宝美产品呈系列化,既有行程150mm、4轴控制的迷你数控铣床,也有3轴、4轴、5轴或10轴控制的  相似文献   
196.
首先阐述了Petri网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利用"Petri"网仿真器"建立交通运输网络模型,通过具有并发机制的编程语言来实现求交通运输网络最短路径的基本算法,然后针对该基本算法存在的缺陷,在假设前提下,提出了改进的仿真算法.  相似文献   
197.
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EW信息处理策略,即利用信息网络环境中的大量信息和知识资源对EW数据进行增值处理。增值处理的目的在于提高EW系统所侦收信息的质量,以便和其他C^4ISREW设备获取的信息进行融合,从而使EW系统从传统的支持平台中心战的角色向支持网络中心战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98.
如何在具体研究中充分有效的利用语料库是语料库语言学领域研究的关键之所在。利用语料库可以进行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语言学研究。近年来,这一点已成为愈来愈多的语言研究者的共识。因而展开语料库研究的语言层面及其相关领域已越来越多,包括词汇、词法、句法、语义和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9.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国家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赴港前接受该报专访时表示,以“嫦娥”命名的国家绕月探测工程,也是向海内外科技界开放的工程。香港科学家对探月工程抱有极大的热情,其中许多人已经在航天领域做了有益的工程试验和科学探讨,此次赴港交流也是为了加深了解、加强合作,探月工程随时欢迎香港科学家参与。同时,也欢迎台湾科学家的参与。  相似文献   
200.
随着端侧AI应用的不断丰富及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渗入,端侧深度学习模型部署需求日益增长。各机构研发出不同的AI推理框架来实现深度学习模型部署的高性能全景统一目标,通过接入多训练框架利用多硬件资源的方式来进行推理性能的加速。选择四个典型的国产深度学习推理框架,分别从设计原理、落地实现和特殊优化方式三个维度进行介绍与对比,并通过实验验证性能、支持精度、硬件支持这三个衡量指标对比探究四个框架是否适用于航空领域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