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7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143篇
航空   892篇
航天技术   311篇
综合类   123篇
航天   42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81.
针对传统聚类算法只能选取少量数据源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的聚类效果不能真实体现数据流的宏观特征的问题,考虑了海量航迹数据中的离群点检测以及离群点剔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数据库的收缩型航迹聚类仿真模型,将三维空间网格化,建立K-means聚类和层次聚类双重交互算法,对网格中的离群点进行识别并剔除.解决了航迹聚类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西北地区3 G海量二次雷达数据的聚类仿真分析,使航迹聚类仿真的耗时从h级降低至s级,并且得到的航迹分布特征清晰,验证了新模型对于海量数据宏观特征提取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模型和算法对全国二次雷达航迹数据仿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82.
韦常柱  琚啸哲  徐大富  吴荣  崔乃刚 《航空学报》2019,40(7):322782-322782
针对垂直起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返回全程非线性、高动态、强扰动、多约束条件下的精确着陆问题,开展适应各飞行段任务特性和需求的返回全程制导控制方法研究。首先分析返回全剖面各飞行段的特点及对制导控制的需求,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经典制导控制方法给出可行的返回全程制导控制方案,并针对其不足分别设计修航段基于剩余时间估计和几何关系目标点自适应更新的双层迭代制导、返回末段多约束自适应制导和返回全程自抗扰控制器,构建了自适应强抗扰新型返回全程制导控制方案;最后进行了数学仿真,通过对比分析经典制导控制方案和新型制导控制方案在小偏差/扰动和大偏差/扰动两种条件下的飞行状态,验证了新型制导控制方案下更高的着陆精度、更强的适应性和抗扰性。  相似文献   
983.
984.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上高温、高压、高来流马赫数的恶劣工作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上选用的低压涡轮后热电偶传感器开展热风洞校准试验及测温准确性分析,明确热电偶传感器测温偏差的影响因素,并通过一种基于表面传热系数推导公式的测温偏差修正方法对校准结果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方法合理可行,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在全部试验点偏差量均小于0.6%。针对现有校准设备无法完全模拟航空发动机真实工况的问题,对校准结果进行修正计算,修正计算结果与真实气流温度偏差在0.7%以内,传感器的稳态测温偏差能够满足在该型航空发动机上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985.
介绍了一种安全高效的远程传输协议——远程数据交换协议RDXP(RemoteDataExchangeProtoc01),具体描述了协议的约定、协议包格式及类型、两点/多点间通信,并对协议的主要特征及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986.
卫星上测温资源有限,只有部分设备有测温点,难以准确获得其他无测温点设备的温度.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对复杂非线性系统优秀的拟合能力,建立了估测卫星上无测温点设备温度的神经网络,以在轨有测温点设备温度为输入层,以在轨无测温点设备为输出层,并使用卫星热试验获得的星上温度遥测数据和在轨无测温点设备的热电偶温度数据进行训...  相似文献   
987.
王鼎  尹洁昕  高路  杨宾 《航空学报》2022,(7):320-341
同步时钟偏差和传感器位置误差会严重影响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性能。针对此问题,基于加权多维标度(WMDS)原理,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抑制这2类误差影响的TDOA定位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构造消元矩阵消除同步时钟偏差的影响;然后基于加权多维标度分析方法构建定位关系式,并由此获得辐射源位置与传感器位置的估计值;最后利用最大似然估计准则得到同步时钟偏差的估计值。所提方法利用标量积矩阵的维度和特征结构信息,对各类误差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文中的理论性能分析表明:新方法对全部参数的估计均方误差(MSE)均能逼近相应的克拉美罗下界(CRLB)。仿真实验验证了新方法的渐近统计最优性,并且相比于已有方法,其发生“门限效应”的误差阈值更高。  相似文献   
988.
989.
文章简要介绍了环境一号卫星CCD相机相对定标实验,分析了归一化系数法、两点法、最小二乘法的数学原理,然后运用分段归一化系数法、分段两点法、分段最小二乘法求取像元归一化系数,并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990.
在空间非合作目标捕获任务中,从传感器数据中识别出目标表面的可抓取结构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卫星点云数据集作为对象,对4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PointNet、PointNet++、SPLATNet和SO-Net)在卫星结构分割识别任务中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了能够更好地测试算法性能,基于NASA在线数据库构建了训练测试数据集,并给出一种点云数据的快速构建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实现成批量地生成点云数据。仿真测试结果显示:PointNet++在卫星完整点云数据集和非完整点云数据上的分割准确率都是最高,并且分割效果也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