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40篇
航天技术   37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91.
中性风对夜间低纬电离层参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一个改进的二维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研究夜间中性风对低纬电离层多量的作用.模式计算结果表明:夜间中性风对低纬F层的影响与纬度、地方时有关.夜间低纬F层峰值电子浓度和峰高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受中性风的影响与传统观点有所差异.低纬F层参量不只依赖于中性风的方向、强度,还与中性风场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率有关.中性风对低纬F层的影响值得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92.
赤道异常峰区电离层的某些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赤道异常北峰覆盖我国整个南部地带,因此对峰区电离层特征的研究就成为掌握中国电离层特点的关键之一。本文试图对以下六个问题作些介绍和评述:1.逐日起伏和子夜前极大;2.峰位置的移动;3.赤道异常的经度效应;4.不均匀结构引起的强闪烁和快速法拉第衰落;5.顶部电离层的离化突起和中性赤道异常;6.粒子沉降的双峰分布.   相似文献   
93.
本文在介绍分析菲利普斯曲线三种形态及其政策含义的基础上,使用中国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验证.本文对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三种形态分别进行绘制和分析.在简要回顾对曲线走势有重要影响的宏观经济政策之后,提出当前应当逐渐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向中性的财政政策转变.  相似文献   
94.
主要介绍中性溶液电解抛光新技术及其对不锈钢焊接件氧化及去除的同步作用。  相似文献   
95.
首先在迹应力分析基础上讨论了单、双模量梁在受拉和受弯共同作用下中性轴偏移的问题,分析了中性轴偏移产生的附加弯矩及其对梁挠曲线微分方程的影响。并推导出双模量简支梁的挠曲线方程。随后,利用新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对悬臂梁稳定性进行分析,利用数值解法计算不同拉压模量下双模量悬臂梁的屈曲荷载,并通过计算结果对双模量材料的性能作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6.
钟罩压力波动是衡量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准确度等级最关键的技术指标。通过对凸轮式浮力补偿机构中凸轮线型的设计进行的深入研究,给出了钟罩装置中凸轮的渐开线线型设计的具体方法,分析了钟罩应用中渐开线与阿基米德螺线的不同,解决了影响钟罩压力波动的关键设计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准确度的钟罩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97.
在NMLC落塔中,以大Pr数硅油作为实验介质,对短时微重力环境下矩形液池中的液面变形和浮力热毛细对流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观测了气液自由界面的变形过程,确定了重定位时间,并验证了毛细爬升的两个特征时间;通过实验发现楔形结构和挡板对于液面控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想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还需要采取其它措施使内角处不满足Concus-Finn条件;运用PIV方法得到了液体内部对流速度场,观察到了在重力水平突变和液面大变形的条件下浮力热毛细对流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98.
研究基于浮力调节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升沉运动控制问题.分析了海水密度与深度的关系,研究了潜深对AUV升沉运动及浮力调节系统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浮力调节的AUV升沉运动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浮力调节的AUV滑模模糊控制方法,进行了基于浮力调节的AUV升沉运动控制仿真研究和定深控制水池实验验证,讨论了基于垂推和浮力调节进行升沉控制的能耗对比.  相似文献   
99.
在低重力状态下观察液体沸腾是个不可思议的实验。它有很多的娱乐成分.但是它也使科学家们获得一些重要的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00.
旋转弯管内耦合对流换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离心力,科氏力,和离心型浮力(Centrifugal-type Buoyancy force)同时出现,使得旋转弯管内的流动和换热特性更为复杂。本文考虑了温度与密度的耦合关系,对旋转弯管的对流换热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不同F数(科氏力和离心力之比),Ran数(旋转Rayleigh数),以及Ro数(Rossby数)下的二次流动、轴向主流、温度场、摩擦系数比、努塞特数比变化规律。为工程上解决旋转弯管道内耦合对流换热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