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天技术   61篇
航天   11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71.
《航天》2012,(8):5-5
7月1日上午,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北京航天城内的“娘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舱,伴随“神九”3名航天员飞天返回的搭载物品一一亮相。  相似文献   
172.
庞征 《国际太空》2012,(11):47-52
通信卫星平台的功能强弱对通信卫星的整体技术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它是除了转发器和天线以外的卫星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结构与机构、热控制和电源等分系统,为转发器和天线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障服务。中国先后研制了东方红-2、3、4小型、中型、大型3种通信卫星平台,它们均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对中国通信卫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3.
<正>《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本刊的宗旨是交流科研成果,探讨前沿技术,活跃学术研究,促进人才成长,服务空间事业,努力使《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成为国内一流的学术技术刊物。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积极开展学术研讨,使本刊成为中国空间科技人员发表研究成果、进行学术  相似文献   
174.
<正>2009年11月26-27日,第三届空间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协办。开幕式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袁洁副总经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杨保华院长分别代表大会和主办方发表致辞。  相似文献   
175.
50年前,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的前身)负责研制的我国第一种实用探空火箭——“探空7号”(代号T-7)气象火箭,在经历了首次发射(1960年7月1日)失败后,于第二次发射(1960年9月13日)时成功地飞上蓝天。由此,揭开了我国实用探空火箭发射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6.
近年来。全球通信卫星技术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商业领域都有新型的、大功率或长寿命的卫星发射升空。根据公开的资料信息统计,2012年各国发射通信卫星共37颗,其中成功发射32颗,出现发射故障3颗,发射失败2颗。卫星的研制单位主要集中在美国的劳拉空间系统公司、洛马公司、轨道科学公司和波音公司,欧洲的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和阿斯特留姆公司,俄罗斯的信息卫星系统-列舍特涅夫公司以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这些卫星的有效载荷特性、卫星寿命、发射方式等各有特点,下面从制造商、卫星能力和卫星发射情况等方面来分析通信卫星的状态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7.
2003年11月本刊在全国媒体中率先刊登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月球探测卫星工程论证组的文章《嫦娥工程——中国的绕月探测工程》,首次向国人披露了我国的探月计划.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随着“神舟”六号飞行的圆满成功,人们有理由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上来。那么.“嫦峨”工程进展如何?什么时候我国的飞行器光临月球,日前,本刊记者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叶培建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8.
《中国航天》2005,(6):42
近日,国防科工委组织召开了“卫星通信广播与构建和谐社会”专题研讨会。会上,国防科工委有关部门领导提出了发展我国公益型通信卫星的建议。随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提出了公益型通信卫星的顶层设想。此举意味着中国公益型通信卫星系统论证工作的序幕正式拉开了。填平信  相似文献   
179.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4,(6):I0002-I0002
<正>《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原名《控制工程》)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674-1579//CN11-5664/V).主要报道空间控制领域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刊登创新性学术见解的研究论文.其内容涵盖空间飞行器、空间活动、空间试验的控制技术,先进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在空间飞行器、空间活动、空间试验中的应用,上述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的研究、试验与应用,系统与部件的仿真技术、信息处理和可靠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上述控制技术在其他工程领域中的推广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