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24篇
航天技术   62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7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51.
第三十届亚洲遥感大会将于2009年10月18—23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主题为Asia Onward Space Age,由亚洲遥感协会与中国遥感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共同承办,中国遥感委员会的各成员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152.
《太空探索》2012,(1):14-15
2011年11月18日北京时间凌晨0时20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实验领域首次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德合作生物培养箱从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飞船主着陆场平安运抵北京西郊机场。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在机场停机坪进行了载荷交接。随后,载荷被迅速运往中国科学院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处理。作为中国在空间应用领域首次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不仅为推进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探索了新的途径,而且为中国载人航天开展更为广泛的国际间合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3.
《中国航天》2012,(7):1-1
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全体同志:欣悉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胜利完成这次任务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54.
由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中国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工程一司、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北京大学、西安测绘研究所承办,清华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一二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零四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中国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于2010年5月19—2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55.
《航空制造技术》2019,62(11):64-65
增材制造技术被美国科学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为是20世纪制造技术的一项重大创新,并受到世界科技强国和新兴国家的高度重视,正在成为工程、制造、材料、生物医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增材制造技术还给空间任务执行和资源保障模式带来了突破性改变,可以满足应急维修保障、试验支持及有效载荷制造等在轨需求。智能增材制造技术与系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自2013年开始建设以来,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在激光制造、空间制造与增材制造交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56.
2012年5月18日西安航空学院、中航工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挂牌庆典在西安航空学院阎良校区隆重举行。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迈曾、省政协副主席李进权出席,副省长朱静芝、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高建设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洵、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一坚、徐德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十所航空院校,同济大学、西安交  相似文献   
157.
《飞机设计》2014,(3):F0004-F0004
《飞机设计》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关航空、航天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技术期刊,大16开本,双月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天为主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顾诵芬,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德、李明、杨凤田等为顾问。本刊热忱欢迎国内外从事航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踊跃投稿,有基金项目支持的稿件优先刊用。  相似文献   
158.
2003年11月本刊在全国媒体中率先刊登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月球探测卫星工程论证组的文章《嫦娥工程——中国的绕月探测工程》,首次向国人披露了我国的探月计划.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随着“神舟”六号飞行的圆满成功,人们有理由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上来。那么.“嫦峨”工程进展如何?什么时候我国的飞行器光临月球,日前,本刊记者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叶培建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9.
50年前,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的前身)负责研制的我国第一种实用探空火箭——“探空7号”(代号T-7)气象火箭,在经历了首次发射(1960年7月1日)失败后,于第二次发射(1960年9月13日)时成功地飞上蓝天。由此,揭开了我国实用探空火箭发射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0.
专栏主编     
袁洪,Personal profile个人简介,1968年5月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导航系统部主任,Introduction to Scientific Research科研简介,长期从事电离层探测、北斗导航系统建设、PNT体系论证等方面的工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发明专利6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卫星导航增强、多源融合导航、空间天气监测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系统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